开发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综合说明
1.1 工程概况
1.1.1 项目概况
。**农业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22万亩。为进行棉籽深加工,**与温州投资商合作投资新建榨油厂,在**第一加工厂以西新建年产4500吨高烹油2万吨生物蛋白项目,使**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4500吨高烹油2万吨生物蛋白项目位于石河子*****。本项目项目总投资。本工程挖土方合计万m3,回填万m3,用于项目基坑回填;利用方万m3,用于项目绿化覆土。项目于201年月开工建设,于201年月建成。施工道路利用现有的城镇道路。砂、石料由专业料场供应,从质量、数量上均可满足作为构筑物混凝土骨料的用料要求。
本工程建设内容建筑工程区、绿化工程区、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本工程共占地。本为建设类项目。1.1.2项目进展情况
研究范围的分工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项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要求,于201年月日委托我中心进行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工作。我中心成立了由水保、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方案编制组,按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了工作计划,以指导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于201年月日对整个项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现状进行了现场查勘和调研工作,对项目及相关图件进行了研究,特别对项目工程的占地、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建设期限、工程土方等特性及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工作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方案编制深度、重点防治分区及主要措施等,同时也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工作进度、专业人员组成等做出了具体安排,于201年月完成了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上报审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专项报告已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编制。
1.1.3项目区概况
项目建设区位于****,项目区**,北纬气境内年平均气温为8.3℃,极端最高年份8.2℃,极端最低年份4.5℃。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5.6℃,极端最高气温为43.1℃10℃积温3693.8℃。年平均降水量为117mm。年平均蒸发量2149.8mm。夏季多西北风,最大瞬间风速可达30m/s;冬季多东北风,有两条大风带和一条小风带;年平均风速2.4m/s。无霜期平均135~205。土壤为植被类型。
1.1.4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的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目前主体工程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故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要求相应,定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
本项目计划于201年月前为工程前期准备期,201年月开工,于201年月完工,设计水平年应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因此本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201年。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标准执行级防治标准。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
在编制该项目水土过程中,设计单位得到了项目建设单位、工程的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当地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1.1.5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项目区属平原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1000t/km2·a。根据《****人民政府关于全疆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划分的公告》,该项目区****属于重点治理区。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 50434-2008)的规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级防治标准。设计水平年规划目标值如下:扰动土地治理率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85%,土壤流失控制比0.,拦渣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5%,林草覆盖率20%。
根据****水保中心监测的“土壤侵蚀图”可知,项目区为度风蚀区。
1.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本工程施工扰动原地貌、损坏植被、固体废物堆放压埋原有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本工程应当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和永久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在工程建设中尽量减少永久占地,控制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减少水土流失。
选址制约性评价:本工程位于****。占地类型为。项目区建筑物布置根据现有地形,选择适当的布置方式,减少了大填大挖。综合以上分析评价,从水保角度评价,同意主体工程选址方案。
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制约性评价:施工时根据各项目分区具体的工程措施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主体工程施工工序安排合理,减少了开挖量和废弃量。施工进度安排较为紧凑,缩短了施工过程中裸露时间,减少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