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
现状及影响因素
在第二章第二节中, 我们揭示了经济发展战略影响收入差
距的逻辑脉络。 除了经济发展战略直接影响居民收入差距之
外, 在实行赶超战略时, 政府决策层为了达到赶超目标所进行
的一些配套政策安排也会对居民的收入情况产生影响。 本书正
是利用收入调查数据对这些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以便为本书最
后的政策分析提供依据。
本章首先使用2005 年 1%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
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情况, 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全国各地
区呈较为贫困的西部地区差距大、 中部地区次之、 较为富裕
的东部地区差距最小的梯次分布, 接着在人均 GNI与全国各
地级行政区划的基尼系数散点图中发现人均 GNI大于 10000
元人民币的地级行政区的基尼系数均小于全国04735 的平
均数。 本书也正是由解释这种收入差距的分布现象而逐步展
开的, 在对微观主体的性别、 年龄、 受教育程度、 户口性
质、 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 地区、 行业和职业等特征进行了
074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按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分解后, 从实证角度发现农民工进城
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有比较显著的影响等特点, 然后在基于
回归方程的收入差距分解中, 得出了各个影响因素对收入差
距的贡献率分别为: 年龄 (321%)、 人口流动 (323%)、
户口性质 (415%)、 性别 (670%)、 地区 (894%)、 受教
育程度 (2013%)、 行业 (2114%) 和职业 (3250%), 其
中由户口性质体现的城乡差距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远远小
于我们的预期。
本章不平等指标的计算、 基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分解由
Stata112/MP软件完成, 基于回归方程的收入差距分解由联
合国发展研究院 (UNU-WIDER) 万广华教授提供的 JAVA
程序完成。 基尼系数按地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图使用ArcGis93
软件制作完成。
一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概况
(一) 收入差距指标的计算与选择
常用的收入差距度量指标主要有三个, 即基尼系数、 广义
①
熵指数和阿肯森指数 。 本书选择基尼系数作为我国居民收入
差距水平的主要度量指标, 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作为收入差
距的分解指标。 下面我们先逐一对三个指标进行简单梳理, 然
① 收入十等份 (或五等份) 法, 相对均值的离差、 方差、 变异系数等其他指
标比较简单, 不再单独介绍。
第四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075
后说明为什么进行这样的选择。
1 基尼系数 (GiniIndex)
基尼系数是1912年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 (CorradoGini)
发现并提出的, 现在已经成为测量收入、 财富等不平等分布的
最常用、 使用最广泛的统计指标。 一个恰当的收入不平等测量
指标必须考虑其社会福利含义, 因为如果不知道社会福利函数,
就不能对收入分布的优劣进行排序 (Atkinson,1970)。 把基尼
系数赋予社会福利含义的一个方法是把基尼系数看作平均分配的
^
①
同等收入 (EquallyDistributedEquivalentIncome,EDEI) 的值ξ
^ ②
和平均收入μ 的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