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研究_朱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聚焦
NewFocus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系统研究
□朱茗 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的现状,以及物联网对当前农业生产的推进作用,并以农业养殖大棚为例,说明了物联网
在农业养殖大棚中实现智慧农业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 物联网 智慧农业 Zigbee 传感器
农业种植中,为了防治病虫害和追求产量,过量使 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
用、滥用农药和化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同时随着全球变 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
暖,各种极端气象条件频发,使脆弱的农业更加雪上加 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
霜。中国农业需要变革,变革要从源头抓起。将物联网技 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术应用在农业中,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 物联网相关技术在中国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
和管理,是智慧农业和精细化生产、管理、决策的技术支 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军事等二十多个
撑,是发展“智慧农业”的核心。 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
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家居、智慧城市、智慧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 预计将实现三万亿的总产值。
的30%和25%,且现有耕地中2/3是中低产田,农田灌溉三、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发达国家已达50%在大棚控制系统中,物联网系统的温度传感器、湿度
~70%)。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投入水平高且利用率低,并 传感器、PH值传感器、光传感器、离子传感器、生物传感
导致了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土壤沙化、碱化、盐渍 器、CO2传感器等设备,监测环境中的温度、相对湿度、PH
化严重,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粮食高产国家相比甚 值、光照强度、土壤养分、CO2浓度等物理量参数,并通过
至要低一半以上,21世纪我国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减少 基于Zigbee网络协议的无线设备将参数传送到标准网关
的矛盾不可逆转。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有 设备,标准网关通过GSM、CDMA或者以太网将数据发送
一定基础,但与目前应用需求差距很大,在生产过程科学 到服务器中进行分析控制,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
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溯源、农业远程技术服务,农民 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保证农作物有
远程培训等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远程控制的实现使技术人
养殖业以及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用于优质生产和标 员在办公室就能对多个大棚的环境进行检测控制。采用
准化养殖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刚开始起步;面向农村快 无线网络传递测量得到的农作物的各种参数,可以为精
捷的网络接入服务和低成本智能化信息接入终端问题仍 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达到增产、改善品质、调节生长周
未取得重要突破。 期、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下一步的目标是一方面加入更多不同种类的传感器
物联网技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 采集数据并加大采集频率,另一方面在云平台侧建立更
传感器、移动终端、智能电网、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 多的数学模型,摸清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的
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最佳养殖规律,达到最优化品质、最优化质量的产品,并建
如贴上RFID、条形码标签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 立突然预案应对突发天气情况和其他一些突然情况对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