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防护方案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压器防护方案
第 PAGE 4 页 共 NUMPAGES 11 页
编制说明
本工程主楼高层部位塔吊吊臂距离变压器不满足安全距离,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为保证塔吊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正常工作和顺利完成各楼的施工任务,现根据塔吊使用环境安全有关要求及有关对施工区域内变压器防护措施要求,拟采用在变压器与塔吊之间搭设防护架,特制定此变压器防护架施工方案。为确保安全施工,要求防护架搭设高度超过变压器上部不小于2m。防护架应牢固、稳定,具有一定的抗风和抗倾覆能力。
编制依据
1、施工现场实地勘察;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国家相关规范规定。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防护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国家现行的技术政策及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验收规范。
工程概况及现场概况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温州市梧田站南片整合规划A-06a地块,位于温州大道以南、温州市民政局军供大厦以西、金温铁路以北。建设用地面积为10784.4㎡,总建筑面积62998.99㎡(地上建筑22660.53㎡,地下室10562.46㎡)。主塔楼共22层,建筑总高度94.25 米;副楼共6层,建筑外观总高度31.8米;地下2层、高度10.8M。
2、现场概况
在场地东北角有2台变压器,现场施工中设2台塔吊,主楼处塔吊因塔吊距变压器距离小于塔吊大臂长度,架空变压器在塔吊回转半径内,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措施。
防护方法
1、防护棚搭设范围
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变压器四周及上空,以变压器距地高度8m进行搭设防护架。
2、防护架搭设构造
采用三排毛竹脚手架进行搭设,立杆横向间距1.5m,纵向间距1.5m,大横杆步距1.5m,第一步杆距地0.2m,顶部上层防护,上下层间距0.5m。搭设高度9.7m,变压器距地高度约为2.5m(变压器最低点)。
3、防护架搭设材料
3.1 防护架杆件
主要杆件为毛竹,杆件的规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杆件类别
杆长(mm)
有 效 直 径(mm)
小 头
大 头
立 杆
不宜小于4m
≥50
≤150
纵向平杆
不宜小于4m
≥50
≤150
横向平杆
≥50
3.2 其他材料
50*100木方, 12厚胶合板,竹签板、密目安全网,8号铁丝。
4、防护架搭设要求
4.1立杆
立杆基础做法:将立杆位置挖深500,栽立杆,立杆四周用C15混凝土浇筑。
立杆竖立纵成线,相邻两杆接头至少错开一步架,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1m,搭接部位采用8号铁丝,至少绑扎3道,纵横设扫地杆。立杆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
4.2横杆
大横杆绑于立杆外侧,搭接长度不小于1m,绑扎不少于3道;小横杆间距1.5m,尽量绑扎于立柱上。
4.3剪刀撑
剪刀撑纵横向双向设置,接头采用搭接形式,搭接长度1m,杉木杆绑扎不少于3道,具体如下图所示:
4.4脚手板
防护架上部先按300间距铺设50*100木方,与杉木杆打钉固定,再在其上满铺12厚胶合板,与木方打钉固定。
4.5缆风绳
由于现场场地有限,变压器与基坑仅3米,为保证钢筋运输通道,采取每隔4.5米(三跨)用缆风绳子进行双向内拉,缆风绳采取地面预埋钢筋地锚进行固定。
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
防护棚立杆埋入地下的深度不小于0.5m,所挖的坑后用C15混凝土浇筑;
防护棚立杆搭接接头应错开不少于1m,搭接长度不小于1m,绑扎不少于3道;
防护棚立杆底部距地面0.2m处应搭设一道横杆,以上横杆间距为1.5m;
相邻两根水平杆搭接部位应错开至少1m,搭接长度不少于1m;
防护棚转角处水平杆均应伸出防护棚外不少于0.15m;
斜撑应每隔三道立杆设置一道,斜撑与竖向或水平向杆件相交处均须绑扎牢固;
斜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应不大于60度;
防护棚顶部应高出电线杆约1.5m;
防护棚底部所设置门洞两侧应各加设一道立杆,顶部加设一道水平杆,并加设斜撑;
防护棚外侧采用密目阻燃安全网封闭,安全网四角与防护棚应绑扎牢固;
模板格栅高度为0.2m,沿高度方向每两道横杆设置一道模板格栅,模板格栅与防护架间用铁丝绑扎牢固,刷黄黑相间的油漆;
缆风绳使用12号钢丝,地面预埋25的钢筋地锚与地面相连接,设置间距为防护架四角位置及沿长向每隔4.5m设置一道;
施工安全措施
1、搭设和拆除防护架必须由具有高压防护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不得穿高跟鞋操作,有不适应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上岗(如恐高症等)。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2、操作人员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