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移动支撑系统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济南顺河高架北延工程三合同
移动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移动支撑系统(MSS)主要应用在济南顺河高架北延工程三三合同51#~76#上部现浇箱梁的施工中,跨径为25m~30m。曲线半径最小为2000m。最大高度为12m。本段施工拟采用MSS-30-12型移动模板支撑系统施工。
二、本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本系统由牛腿、主梁、横梁、后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
(一)牛腿:牛腿为三角形结构,附着在墩身上并支撑在承台顶面上。牛腿共有三对,每对重约15吨,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主梁,将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墩身和承台上。每个牛腿顶部滑面上安装有推进平车。并配有一对横向自动移动液压千斤顶、一个竖向自动液压千斤顶和一个纵向移动液压千斤顶。主梁支撑在推进平车上。推进平车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横桥向、顺桥向及标高上正确就位。
(二)主梁:移动支撑系统主梁为一对钢箱梁。钢箱梁的断面尺寸为1.4m(2.2m,长度为38.01m,分为三节每节长12.67m。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两端设有鼻梁,每个长为14m, 起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导和承重作用。
(三)横梁:横梁为桁架结构,横梁上设外模板支撑梁,同一断面上每对横梁间为销连接,外模板支撑梁上设有销孔,以安置外模支架。横梁通过液压系统进行竖向和横向调整。
(四)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外模板支撑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支撑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五)内模:采用木支撑和胶合板模板系统。
(六)后横梁及后吊杆:用于每联第二孔以后各孔,将主梁悬挂在砼箱梁的悬臂端,防止箱梁混凝土出现错台。吊杆共采用8根(32精轧螺纹钢筋。
二、移动支撑系统的组装
移动支撑系统现场组装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进度及安全生产。在组装时,根据移动支撑系统设计图纸,严格按照《钢结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对于高强螺栓连接面,逐一进行表面处理,使其达到应有的摩阻系数。高强螺栓连接,采取初拧、终拧,循环重复操作,使每一高强螺栓都达到设计扭矩值,并对扭矩扳手定期进行标定,保证连接面的受力强度,对质量和施工安全有影响的构(配)件必须剔除或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
1、牛腿的组装:牛腿呈三角形且有一定高度,拼装时应先做一支架支撑在牛腿外缘,防止倾覆。安装牛腿时在牛腿顶面用水准仪抄平,保证牛腿的水平精度,以便使推进平车在牛腿顶面上顺利滑移。
2、主梁安装:主梁在桥下组装根据现场起吊能力可采用搭设临时支架将主梁分段吊装在牛腿和支架上。组成整体后拆除临时支架。也可将全部主梁组装完成后用大吨位吊机整体吊装就位。主梁安装时应注意节段间连接用的高强螺栓应达到设计扭矩值。
3、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主梁拼装完毕后,进行横梁拼装,待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横梁拼装时应注意:为保证两片主梁能顺利地锁紧在一起,横梁下桁架与主梁连接处的螺栓不能拧紧,待横梁下桁架中间用高强螺栓锁紧后方可拧紧主梁根部的连接螺栓。
4、模板拼装顺序:移动支撑系统按如下工序进行拼装:牛腿的组装,主梁的组装及有关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牛腿的安装 主梁吊装就位横梁安装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 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内模安装(在绑扎钢筋后)。
移动支撑系统拼装时要求各部件之间连接可靠,拼装完后要通过认真地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用作上部施工使用。
三、移动支撑系统的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
移动支撑系统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而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承台上。
1、外模板的调整: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该移动支撑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四部分组成:
(1)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
(2)由后悬臂吊杆产生的挠度值(浇注第二孔以后各孔时方考虑此值);
(3)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
(4)牛腿沉降产生的挠度值。
根据以上四种因素计算出每根横梁位置的变形值,通过调整横梁来设置预拱度来调整模板。
2、曲线段外模板的调整:针对本合同段的两处大半径平曲线(分别为R=2000m和R=5000m)施工,外模及上横梁须沿半径方向水平向外做微小移动、以保证箱梁内外翼缘的平滑性。为此,外模板分为三大块(每块包括若干小块)与上横梁一起作径向移动(在2000m半径上移动最大约80mm,在5000m半径上最大约移动16mm),中间的间隙通过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