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箱气囊出运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单位工程名称:莱州港3×2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水工工程) 编号: 005
工程项目 沉箱出运 工程部位 基础 接受班组及
有关人员 调度:张启强
机务科,恒林通,
半潜驳7,交工55 工程数量 B型沉箱3个
C型沉箱2个 进度要求 按要求 质量
标准 出运过程中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不应发生构件碰撞造成棱角残缺现象。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见后面附页:
安全注意事项 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应严格执行“三必须”,“五不准”的规定。
乘坐交通船时应在船靠稳后才能上下船。
船上施工应经常检查缆绳,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以免断缆伤人。 主要附件 设计图纸 其他 施工草图 其他 配料单 其他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 质量员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工段长 班组签认
1、工程概况:
本次出运沉箱为B、C沉箱,B型沉箱尺寸为:长×宽×高=23.93m×9.82(11.82)m×15.6m,前后趾宽均为1m,共10个隔仓,混凝土体积为776.49m3,自重1902.4t,净吃水7.92m。C型沉箱尺寸为:长×宽×高=23.93m×9.82(11.82)m×13.7m,前后趾宽均为1m,共10个隔仓,混凝土体积为702.173m3,自重1755.43t,净吃水7.15m。(不压载时由沉箱底部往上的距离 )。
2、施工方案概述
东台座沉箱采用气囊纵横移结合半潜驳出运。预制沉箱时在现有混凝土地坪上布设槽钢支架,支架间顶升槽用砂填充密实,然后根据沉箱尺寸和支模条件,在支架和砂上面平铺厚度1cm的木板垫层,在木板垫层上进行沉箱浇筑。出运沉箱时,将槽钢支架间的砂冲走,将气囊牵放在支架之间,充气顶升,利用6台8吨卷扬机牵引纵、横移至西台座,然后放至台车上牵引上半潜驳。然后将半潜驳拖至预定水域进行沉箱起浮、拖运和安装。
沉箱上坞起浮后,采用拖轮拖运至沉坞坑位置下锚、定位,半潜驳灌水、下沉至15.6-16m后沉箱自动起浮,拖轮拖沉箱至安装现场定位、安装。
3、施工程序及操作技术要点
1.施工流程
完成沉箱出运前的准备工作 ——沉箱顶升——支墩,穿纵移气囊—— 撤墩——沉箱纵移到位——支撤,撤纵移气囊——穿横移气囊——沉箱项升—— 沉箱横移到位——支墩——沉箱上半潜驳——半潜驳离岸——拖轮拖半潜驳至沉坞坑就位——半潜驳下潜至没阀门高度50cm——半潜驳停止下潜,沉箱注水至浮游稳定——半潜驳继续下潜至沉箱起浮——锚艇拖沉箱至基床安装——半潜驳起浮离开
2.沉箱顶升
A.移运前清理施工场地, 保证无尖锐物, 无杂质;千斤顶顶升沉箱后清理沉箱底面并用打磨机打磨沉箱底面四边。出运滑车沟用枕木支撑好,千斤顶沟与滑车沟用沙掩埋。
B.在现场指挥的指令下操作人员按间隔标注摆放支垫枕木及气囊。现场指挥应检查气囊及枕木摆放位置是否正确,气囊不能与枕木接触;气囊囊头排列应在一线。
C.进行最后一次现场人员定岗及技术交底会,发放对讲机给4个卷扬机手,2个充气附助手,3个指挥,空压机操作手,并确认对讲机通话正常。确认施工人员都已佩戴了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充放气人员是否佩戴了防护眼镜,厚工作服。
D.清场,无关人员应离开划定的工作区,严禁囊头正面站人。
E.现场指挥人员检查各气囊就位准确后,指令连接空气压缩机与气囊之间的气管连接,然后对通气管道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由沉箱中间向两侧,对气囊进行充气,充气时注意各气囊应均匀、缓慢(由各阀门控制),当充气压力达到沉箱预定顶升压力的80%时,暂停充气,检查并调整气囊的压力值,使各气囊的压力基本一致,再继续充气,直到将沉箱底面完全脱离底模约5cm时,迅速插入预备好的木尖,保证沉箱平稳。
F.起升气囊高度超过50cm, 即达到工作气压时, 顶起沉箱, 这时停止打压.
G. 对其沉箱的平衡状态观察10分钟, 确保气囊已全部稳定工作后, 再进行撤墩.在整个起升过程中, 由充气操作人员检查每一状态及压力表数值是否正常, 同时确定下一步操作是否可以进行。
3.撤墩
A.在气囊顶起沉箱且已稳定后, 进行撤墩工作,将所有支撑墩从沉箱的底部拖出。注意撤墩时应将枕木从垂直于沉箱底边方向抽出,不能有大角度,以免划破气囊。
B、撤墩的速度要越快越好, 原则为先中间后两边。所有支撑墩全部撤出后, 对其场地进行全面检查, 对有尖锐边缘的石子和铁屑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
4.沉箱移运
东台座5个沉箱,分5次出运,每次出运1个沉箱,分别为B1~B3,C1~C2。纵移距离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