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课题中期检查汇报.doc

发布:2017-03-24约3.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 中期检查报告 迎秋里实验学校 戴晶 自本课题立项以来,本课题组所有研究成员认真、落实地完成各项研究工作,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围绕理论学习、问卷调查、主题案例、展示课、学生作业展五个方面展开。现将本课题2个月来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如期完成了课题开题论证书,并于9月20日召开了课题研究成员分工会议。在进校教科室老师的组织下,于9月26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课题开题论,并获批准同意开题。 二、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并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思想指导、理论支持,确定研究方向,本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自主学习、问题讨论、集中学习等学习方式,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对该阶段的工作做了详细的总结,撰写了课题理论学习阶段性总结。 三、问卷调查工作汇报 我们成立了调查问卷制作小组、问卷调查工作小组和调查结果分析小组。在问卷制作小组组长本人的负责下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调查问卷的制作工作。在问卷调查工作小组成员的积极配合下,按时成功完成了对本校四年级八个班480名同学的问卷调查。最后在结果分析小组合作下,形成了问卷调查报告,同时及时总结了本次工作成功的经验,以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更好的进行。撰写了课题问卷调查工作阶段性总结。 四、对计算错误原因的分析 (一)错误类型分析 根据学生收集的错题研究情况,具体错误类型可归纳如下: 1、口算错误 口算错误是指在运算的过程中出现基本计算上的失误,这种错误主要以下两种情况。 (1)计算失误。例如: 154-78=88 (2)口诀混乱。例如: 5×9=54 2、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这种错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计算法则错误。 (2)运算顺序错误。 例如:100-16+14 =100-30 =70 (3)算理不清。 3、其他错误 (1)误认。误认这种错误是属于感知性错误,是由于学生审题时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在计算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举例 错误:123-15=100 12+9=19 132-15=115 123-15=138 错误情况分析;抄错数或符号 正确 :123-15=108 12+9=21 132-15=117 (2)误写。误写也叫笔下误,就是本来计算正确,但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了笔误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也经常发生。例如:????????????????957-709=284 957-709=?248 (3)误算。误算多发生在多位数加减的过程中,在某一位进行计算时,发生了加减的混乱,该加的减了,该减的加了。比如计算时进、退位搞错,有的该退位的不退,不该的退的又偏退了;不该进位的进了,该进位时又忘了。退位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用减数的个位减去被减数的个位。 二、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计算的错误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发生错误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的归结为粗心,根据以上的错误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学生的计算能力来看 (1)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出现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 (2)对计算法则不明确,算理理解。运算法则是根据实例总结出来的,如按一般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只知道要这样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计算的过程中知识性的差错就比较多。 (3)没有形成技能技巧。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计算多样性,学生不但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而且要能合理灵活地进行巧算,才能省时省力、提高计算的速度,提高计算的质量。但很多学生只是掌握了形式,而没有形成技能,所以也会发生计算的错误。 2、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看 (1)感知比较粗略。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感知开始。人类的知识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都是建立在通过感知而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受。”同样,小学生在计算时,首先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数,符号或数的符号组成的算式,即看题,读题审题。小学生感知事物不仔细、不全面,比较笼统、模糊,只能感知客体的个别部分,而且感知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感知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拢,集中感知事物。这就造成小学生在计算时,由于受到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