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新主井钢丝绳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号: 等级:
更换主井首绳及气割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机运一队
编制人员:吴波
编制时间:2013年 4月 21日
通 知
机运一队:
主井提升钢丝绳自2011年5月更换至今,已将近两年时间,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零三条之规定,摩擦轮式提升钢丝绳的使用期限应不超过2年。为保证主井提升的安全运行,需对主井提升钢丝绳进行更换。现通知你队在接到通知后,进行安全措施编写工作,措施格式统一按集团公司下发的“非正规作业措施编写标准”文件要求编写,措施编写完成后交机电技术部进行预审。
机电技术部
2013年 4月20 日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危险因素辨识
1、支撑箕斗的工字钢固定不牢固,容易造成箕斗坠井事故。
2、井筒、井架作业人员保险带悬挂不牢固、不穿防滑鞋,容易造成坠井事故。
3、施工过程中工具、材料放置不当,可能造成坠井事故。
4、悬挂倒链的钢丝绳扣不合格或卡绳的绳卡不牢固,容易造成脱落坠井事故。
5、天轮监护过程中使用工具,材料等放置不当,可能造成坠落事故。
6、井口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所站立的木板没有固定或固定不牢固,易造成木板脱落事故。
7、开动主绞车前一定要确定信号无误后,并且井口、天轮、井底联系好,才可起动绞车,否则易发生误动车事故。
8、悬挂倒链主钩上方的钢丝绳套没有垫皮带(半圆木),容易造成绳套受伤。
9、施工地点的煤尘及易燃易爆物品未提前清理干净,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10、作业过程中,主井底、装载硐室及井口有非工作人员进入容易造成伤人事故。
11、气瓶、气带、器具相关部件密封不符合要求,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12、氧气瓶、乙炔瓶摆放不牢固容易倾倒,气瓶间距离不符合要求,易造成燃烧、爆炸事故。
13、作业人员劳保防护穿戴不齐,气割、电焊产生的火花易灼伤皮肤。
14、气割作业时,乙炔气泄漏有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
15、瓦斯浓度超限没有及时发现、停止作业,容易造成瓦斯事故。
16、气割箕斗旧绳时,钢丝绳的内力没有释放可能造成钢丝绳旋转打结。
以上危险源相应控制措施已纳入本安全技术措施。
更换主井首绳及气割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说明
主井为4绳落地式摩擦轮式绞车,首绳型号为6V×37+FC,直径32mm镀锌钢丝绳,单根长度为630m,每米重量约为9Kg,单根总重量约为5670Kg。自2011年5月更换至今,已将近两年时间。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零三条之规定,摩擦轮式提升钢丝绳的使用期限应不超过2年,钢丝绳的断丝、直径缩小和锈蚀程度不超过本规程第405条、第406条、第408条的规定,可继续使用,但不得超过1年。为保证主井提升的安全运行,需对主井提升钢丝绳进行更换。更换过程中需进行气割作业,为保证安全顺利的完成本次施工作业,特制定本措施。
二、施工内容概述
1、在主井井口房换绳机西侧固定4个新钢丝绳绳砣。
2、将西箕斗用2根30#工字钢支撑在井口房顶,将东箕斗用4个10t倒链及2根11#工字钢支撑在装载硐室平台位置。
3、用Y-32绳卡将新首绳头与旧首绳在西箕斗桃形环上方进行连接,并分别在东西箕斗桃形环上方将旧首绳进行气割。
4、松开主滚筒上的盘形闸使滚筒处于自由旋转状态,启动换绳机将新首绳下放,同时在主井底对旧首绳进行回收。
5、新首绳到位后,对预留长度进行测量,将剩余的尾绳进行气割,将旧尾绳头用装载硐室11.4KW绞车下放至井底进行回收。
6、将新首绳穿过桃形环并进行紧固,拆除井筒内工字钢、倒链等设施。
7、启动主绞车试运行,本次换绳作业结束。
三、施工组织
现场总指挥:王保康
跟班队干:于国平 杜岩松 杨晓斌 张晓兵
作业人员:机运一队全体人员及调度室调派人员
作业采取二班制,作业时间约为72小时。
天轮监护小组(2人):负责监护钢丝绳在天轮绳槽内的运行情况,特别要看护好新旧绳头的U型绳卡连接处通过天轮时的运行情况。
井架平台施工小组(8人):负责用两根30#工字钢南北方向支撑西箕斗、把新绳头依序引过换绳机、新旧绳头U型卡的紧固连接、气割旧绳和更换新绳等工作。
井底施工小组(8人):负责用四个10吨倒链和∮22的钢丝绳绳套在井底装载硐室处的南北横梁上吊挂东箕斗,在东箕斗顶部适当位置的横梁上装设分绳器,在东箕斗上方的钢丝绳上安设两个板卡,气割旧绳和更换新绳等工作。
井底拖绳小组(每班50人):负责同时把四根旧钢丝绳分别拖到主井底南北巷道并回收,拖绳人员由调度室协调解决。
地面施工小组(6人):负责新绳砣运输、支放新绳砣、钢丝绳下放过程中绳砣的监护运行、工具材料运输等工作。
绞车车房监护小组(4人):负责监护新旧钢丝绳绳卡连接处穿引过绞车滚筒时的运行情况、绞车电器和信号检修等工作。
四、作业前准备工作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