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中2012届高三毕业生第八次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河南省信阳高中2012届高三毕业生第八次大考
物理试题
本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满分00分,考试时间0分钟。
可能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K 39 C
第Ⅰ卷 选择题(共126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少选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14.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学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3个或4个 B.3个或5个
C.4个或5个 D.4个或6个16.如图所示,从倾角为45的固定斜面B点正上方,距B点的高度为h的A点处,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落在B点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落在斜面上C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A.小球落到C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g
B.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
C.小球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
D.B点和C点间的高度差为4h
18.如图所示,R1的光照强度,电阻R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电阻R3 中有向上的电流
B.只调节电阻R3的滑动端P2向上端移动时,电源消耗的功率变大,电阻R3中有向上的电流
C.只调节电阻R2的滑动端P1向下端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向下运动
D.若断开电键S,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变大,带电微粒向上运动
19.如图所示为一空腔导体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方向如图箭头所示,M、N、P、Q是以O为圆心的一个圈周上的四点.其中M、N在一条直线电场线上,P、Q在一条曲线电场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电场强度大
B.P点的电势比Q点的电势高
C. M,0间的电势差大于O,N间的电势差
D、一负电荷在P点的电势能大于在Q点的电势能
20.如图甲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的斜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斜向下为正方向),导体棒ab垂直导轨放置,除电阻R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ab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规定a→b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外力F的正方向,则在0~t1时间内,图中能正确反映流过导体棒ab的电流i和导体棒ab所受水平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 ( )
22.(5分)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请完成电路图中虚线框内的部分,并用相应的符号标注元件;
(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砝码,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可得Rx=____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3)改变砝码的个数,得到不同的Rx值,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砝码的重力,绘成图像如图乙所示,可得R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_______。
2224.(1分)如右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θ=37°、表面光滑的斜面体,物体A以v1=6 m/s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做质点,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
物体A上滑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v225.(19分)坐标原点O处有一放射源,它向xOy平面内的x轴下方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都是v0的粒子,粒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q;在0yd的区域内分布有指向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d的区域内分布有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ab为一块很大的平面感光板,在磁场内平行于x轴放置,如图所示。测得进入磁场的a粒子的速率均为2v0,观察发现此时恰好无粒子打到ab板上。(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求感光板到x轴的距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