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肢体肿胀护理干预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lles骨折手法复位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干预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规范化护理干预对Colles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olles骨折患者,采用单盲设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结果:伤后3、7 d观察组腕关节肿胀程度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关于Colles骨折:病史:患者腕背伸位跌倒,手掌撑地;体征:银叉状、枪刺状畸形,直尺试验阳性,尺骨茎突与桡骨茎突直线关系发生改变;X线见桡骨在距关节面3 cm左右处横断,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尺偏角、掌倾角减少或消失[3]。②无合并皮肤破损、开放性骨折、感染、神经血管损伤者。③年龄30~75岁。(2)排除病例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与精神病者。②双上肢浮肿及双侧桡骨远端骨折者。③存在意识、智力障碍而不能配合治疗的者。④患者或家属知情不同意接受本方法治疗者
1.3 方法 基础治疗:所有患者均由专科骨科医师采用传统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首先予以2%利多卡因,直接缓慢注入骨折血肿内,进行血肿内充分麻醉后,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患侧肩关节外展90°,屈肘90°,前臂中立位。采用传统“一牵二抖三尺偏”手法进行复位,即助手握住前臂上端,术者两手拇指在背侧并列把握骨折远端,两手其他手指置于腕掌侧,扣紧大小鱼际,进行持续牵引约5~10 min。待重叠移位完全纠正后将前臂旋前,在维持牵引力情况下,顺桡骨纵轴方向骤然猛抖,同时迅速尺偏掌屈,通过手摸判断及X线透视提示复位满意后,根据骨折移位情况选用骨折垫片,最后用4块夹板依次放好固定。将3~4条绷带依次绑好,松紧度为上下可以移动1 cm。复查腕关节DR片,标准为:掌倾角恢复至10°~15°,尺偏角恢复至20°~25°,关节面恢复平整,尺桡骨茎突直线恢复正常。三角巾胸前悬吊前臂约1个月,固定期间严密观察肢体情况,发现异常者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如骨折有移位,按前法再次给予整复。(1)观察组基础治疗后,进行规范化干预护理:①健康宣教: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影像资料等向患者讲解Colles骨折相关知识,让患者充分了解该疾病病因、治疗方法、并发症等。②心理护理:患者肢体畸形肿胀,担心伤后导致残疾,同时骨折部位的疼痛等使其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护士主动安慰、耐心解释病情及诊疗过程等,可消除患者心中疑虑,让其信任当前治疗方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有利于患者配合医师的治疗,促进医患关系的协调。③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复位固定后即嘱咐患肢主动进行手指间关节、指掌关节屈伸锻炼,进行该锻炼时要求力量到位,每次在尽力握拳后停留3~5 s再打开用力手掌3~5 s,同时活动肩、肘关节,以防止废用性萎缩,2周内禁做腕关节背伸、桡偏活动,以防骨折移位。骨折4~6周后根据X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可在医师指导下拆除小夹板,拆除夹板后要求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嘱患者行腕关节屈伸、旋转及桡偏活动锻炼[4]。④饮食护理:早期嘱患者勿过补,应以清淡、富含纤维物质为主,如瓜果、蔬菜,患者脾胃功能不好者可食用小米+红枣粥,胃肠燥热者食用冬瓜,汤类应选择鱼汤、瘦肉汤。忌食油腻、生冷、煎炸、刺激性食物,如扣肉、冷饮、油条、浓骨头汤等。中期可食用补益气血食品,应以高蛋白及含钙较多食物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后期应选用富含维生素D、磷及钙较丰富的食品,如深海鱼油、海鲜、羊肉汤等,汤类可放入具有滋补肝肾功能的杜仲、枸杞等。因骨折需要长期固定制动,常导致钙的流失,导致对钙剂的吸收利用障碍,此时应鼓励患者增加户外活动,适当阳光沐浴,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加快骨折愈合时间[5]。⑤患肢肿胀的护理:夹板固定后护士严密观察肢端血液循环情况,肤色、肤温及感觉情况,必要时调整扎带松紧度。小夹板的松紧度很关键,松了发挥不了固定功能,紧了影响血运,扎带的松紧度标准是夹板上下移动1 cm。骨折早期患肢肿胀明显,夹板边缘易对皮肤进行压迫,如有固定位置疼痛,应详加检查,如不慎把皮肤压破可适当调整夹板,同时在压迫处涂龙胆紫并铺适当厚度棉垫。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有无水泡、压疮等,局部肿胀严重时容易出现张力性水泡,较大者可在处理时要消毒后,用无菌操作下用2 mL注射器抽吸干净水泡,表面用薄纱布覆盖,避免感染,较小的水泡可适当湿敷硫酸镁溶液。指导患者在睡觉时患肢放于枕头上,高度要求略高于心脏位置,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2)对照组:基础治疗后,进行常规的护理。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及护理干预 1个月
1.4 评价指标 肢体肿胀程度:测量肿胀中心高点肢体周径,同时测量健侧同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