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若干技术问题的指导意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
我省建筑结构问题一属于对规范的理解和执行,另一属于规范规定不够明确或规范没有规定,需要。反复交流和研讨供全省结构设计和施工图审查人员参考使用。GB50011-2001(2008 年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常用规范、规程所涉及到的问题,内容也按上述规范、规程进行编排。
希望全省结构设计和施工图审查人员积极提供反馈信息、工程经验和相关问题,共同研讨,不断提高我省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和水平。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五月
HRB500钢筋HRB500高强钢筋已在我省推广使用,并已编制了云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工程应用500MPa热轧带肋钢筋技术》,正在修订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也已将其列入。材料强度、弹性模量、锚固长度等均按上述地方标准执行。规范规定在抗剪、抗扭、冲切设计时,钢筋强度设计值fy不得大于360N/2,设计中应注意执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条和11.4.12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条和6.3.8条强制性条文时,不能因为使用HRB500高强钢筋而
1、场地类别的确定规范4.1.6条“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设计特征周期”遇上述情况时,结构设计人员应工程地质勘察人员按上述的条文说明《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160:2004第4.1.4条执行。
在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多层建筑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5倍高层建筑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时,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等级对于框架和抗震墙组成的结构,根据底部(端,对塔类结构大底盘以上第一层)框架部分承担总倾覆力矩的百分数来确定其抗震等级,详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3条条文说明。
地下室抗侧刚度的计算范围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楼层的抗侧刚度宜大于相邻上部楼层抗侧刚度的2倍对于多塔楼完整的大地下室,地下室楼层的抗侧刚度计算范围,一般指四周向外延伸不超过2跨且最大间距不大于20。各的计算范围不得重叠。时程分析
在进行动力时程分析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实际地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且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的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底部剪力的80%;
地震波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建筑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5倍和15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0.01s或0.02s;
输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可按表1采用;
表1 时程分析时输入地震加速度的最大值(cm/s2)
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9度 多遇地震 18 35(55) 70(110) 140 设防地震 50 100(150) 200(300) 400 罕遇地震 120 220(310) 400(510) 620 注: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此处g为重力加速度。
结构地震作用效应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1、采用轻质墙体周期折减系数当非承重墙体为轻质墙体时,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框架结构可取0.85,框架结构可取0.9。当轻质墙体的刚度有实测值时,周期折减系数可另行。
关于楼板刚度高层建筑在进行内力和位移控制计算时,规范规定可假定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有关研究表明这一假定对工程设计有如下优点:结构计算分析的自由度减少;避免因结构自由度产生的误差;计算及结果大大简化;对大多数高层建筑有足够的精度。
因此规范规定,结构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楼板平面的刚度符合无限刚性的假定。下列情况不符合假定,应在考虑楼板面内弹性变形:
有效宽度较窄的环形楼面;
有大开洞的楼面;
有狭长外伸段的楼面;
局部变窄产生薄弱连接的楼面;
连体结构的狭长连接体楼面。在考虑楼板面内弹性变形可以全楼仅部分楼层仅部分楼层的部分区域。单跨框架
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类的建筑和高度超过24的丙、丁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超过24且抗震设防类别为丙、丁类的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采用单跨框架时,除进行第一阶段设计外,尚应进行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时的性能目标设计,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