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研究_郭桂周.pdf

发布:2017-05-12约1.41万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3 第 卷 (2013 年) 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 Vol. 33 (2013) 第26 期 第32-34 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No.26 P32-P34 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研究①* ■郭桂周,于海波 摘 要:科 学馆不仅是青 少年 学习科 学的“第二课 堂”,而且也是科 学教师教 育的场所。基 于科 学馆的科 学教 师教育可以增强教师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认识 ,促进教师 学科 间联 系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 学创新能力,提升教 师校 内外课程资源整合的素养,深化教师对于科 学探究教 学本质的认识 。在利用科 学馆进行科 学教师教 育时,可 以采用“导入式”、“内容导向式”、“教学实践式”、“过程导向式”和“ 内容与过程兼顾式”五种模式,并需要丰富科 学 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 内涵,树立科 学教师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拓展科 学教师教 育的社会 资源,重新架构“立体互 补式”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体 系。 关键词:科 学馆 ;科 学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13)26-0032-03 学生在非正式场景,如科学博物馆、科技馆和天文台等场所 见,基于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教师了解科学 与机构中参观与动手操作活动是获得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 馆的价值与功能,拓展科学馆展品方面的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 提升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科学馆展品的真实性、学术性、趣味 充分了解科学馆内的资源及可能展开的学习活动,进而与科学 性、情境性与跨学科性使其成为校外场景中最重要的科学课程 馆工作人员共同为学生设计多元的、动静皆宜的教学活动。 资源。因此,开发、利用科学馆中的课程资源,可以使其与学校课 (二)促进教师对于学科间联系的理解 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并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知识的主题化能够丰富教师的跨学科知识。科学馆中 同时也对科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当代科 的展品是以主题(如蝴蝶、恐龙或鸟类等)的形式呈现的,基于科 学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科学馆对于中小学科学教 学馆的教师教育能够拓宽科学教师的视野,丰富跨学科知识。比 师(包括综合的和分科的)教育的价值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 如,以台风为主题的培训有助于科学教师了解台风的种类、形成 并在科学教师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模式。 原因、观测方法和预防措施等。其次,科学馆中的知识呈现往往 一、科学馆的科学教师教育价值 将实物与文字说明、声音解说、图文展示和网络传媒相结合,构 科学馆内知识组织形式的独特性及呈现方式的立体化,使 成立体化和网络化的知识传播体系,使教师能够在条理性、形 其成为科学教师学习、尝试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和媒介的 象性和趣味性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在拓展知识的同时重组知识 场所,对于科学教师教育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网络,从而加深对科学知识间联系的理解。 (一)增强教师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认识 (三)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到科学馆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 相对于科学教科书,科学馆中的展品呈现知识的独特性不 力。但是,这种学习活动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需要经过事前审慎 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的教 1 〔 〕 学提供异于学校课堂的教学情境。因此,在科学馆中的教学实践 的规划 ,其中,教师对于科学馆展品的了解非常重要。我国台 湾学者指出,基于科学馆的教师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教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