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在中国的演变第八组.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交通工具演变
古代交通
• 古代交通工具,主要是畜力交通工具,陆上主要有有骡车、牛车、驴车、羊车、大车、
驴、骆驼、马等。海上则以木舟,帆船为主。 1)早在黄帝时已有车服,谓之轩辕。轩,
是古代一种前顶较高、有帐幕的车子。 2 )夏商时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以人力和蓄力为
主,还有使用些小舟的水路运输,即 “陆 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 3 )秦汉
时期,陆路和水路交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 驰道和栈道的修建,是秦汉时期规 模宏大
的筑路工程。陆路交通的主要工具是各种车辆,四川民间出现了 “鸡公车”,系 用硬
木制造,长 4 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海路则出现 了用
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 4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时在陕西黄河镇发明了
“木牛流马”的交通工具,它比 “鸡公车”进了一大步,可以爬坡上坎。 5 )宋元以
来,舒适的轿子日趋普遍,造船业和航运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指南针开始 应用于
航海,使以往的中国帆船沿岸航行发展为跨洋航行。
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
的沪淞铁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
绪二年 (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
儿,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我国最早的铁路--沪淞铁路。光绪二年
(1876 )沪淞铁路通车 ,中国人就是在这儿 ,
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
铁路由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线路 修建年代 起点和终点
京汉铁路 1898~1906年 北京——汉口
粤汉铁路 1908~1936年 广州——武昌
京奉铁路 1881~1911年 北京——沈阳
京绥铁路 1909~1923年 北京——张家口——包头
陇海铁路 1909~1936年 连云港——宝鸡
东省铁路 1898~1903年 满洲里——哈尔滨——绥
芬河
东省铁路南满支线 1898~1901年 旅顺——哈尔滨
津浦铁路 1908~1911年 天津——浦口
泸宁铁路 1905~1908年 上海——南京
滇越铁路 1904~1910年 昆明——河口
胶济铁路 1898~1904年 青岛——济南
浙赣铁路 1929~1937年 杭州——株洲
沪杭甬铁路 1906~1914年 上海——杭州——宁波
“一五”计划 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
强了内地和西北、西南的联系
新中国建立后在 “一五”期间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
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
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
到 “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
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
第四位.
2006年7月1 日青藏
铁路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