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系统概论关系数据理论.PPT

发布:2017-04-05约1.79万字共1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6.2 规范化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6.4 模式的分解 6.5 小结 6.1 问题的提出 关系数据库逻辑设计 针对具体问题,如何构造一个适合于它的数据模式 数据库逻辑设计的工具──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 问题的提出 一、概念回顾 二、关系模式的形式化定义 三、什么是数据依赖 四、关系模式的简化定义 五、数据依赖对关系模式影响 一、概念回顾 关系:描述实体、属性、实体间的联系。 从形式上看,它是一张二维表,是所涉及属性的笛卡尔积的一个子集。 关系模式:用来定义关系。 关系数据库: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利用关系来描述现实世界。 从形式上看,它由一组关系组成。 关系数据库的模式:定义这组关系的关系模式的全体。 二、关系模式的形式化定义 关系模式由五部分组成,即它是一个五元组: R ( U, D, DOM, F) 三、什么是数据依赖 1. 完整性约束的表现形式 限定属性取值范围:例如学生成绩必须在0-100之间 定义属性值间的相互关连(主要体现于值的相等与否),这就是数据依赖,它是数据库模式设计的关键 什么是数据依赖(续) 函数依赖的定义 四、关系模式的简化表示 关系模式R(U, D, DOM, F) 简化为一个三元组: R(U, F) 当且仅当U上的一个关系r满足F时,r称为关系模式 R(U, F)的一个关系 五、数据依赖对关系模式的影响 [例1]建立一个描述学校教务的数据库: 学生的学号(Sno)、所在系(Sdept) 系主任姓名(Mname)、课程号(Cno) 成绩(Grade) 单一的关系模式 : Student U、F U ={ Sno, Sdept, Mname, Cno, Grade } 数据依赖对关系模式的影响(续) 属性组U上的一组函数依赖F: F ={ Sno → Sdept, Sdept → Mname, (Sno, Cno) → Grade } 数据依赖对关系模式的影响(续) 结论: Student关系模式不是一个好的模式。 “好”的模式: 不会发生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 数据冗余应尽可能少 分解关系模式 把这个单一模式分成3个关系模式: S(Sno,Sdept,Sno → Sdept); SC(Sno,Cno,Grade,(Sno,Cno) → Grade); DEPT(Sdept,Mname,Sdept→ Mname);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6.2 规范化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6.4 模式的分解 6.5 小结 6.2 规范化 规范化理论正是用来改造关系模式,通过分解关系模式来消除其中不合适的数据依赖,以解决插入异常、删除异常、更新异常和数据冗余问题。 6.2 规范化 6.2.1 函数依赖 6.2.2 码 6.2.3 范式 6.2.4 2NF 6.2.5 3NF 6.2.6 BCNF 6.2.7 多值依赖 6.2.8 4NF 6.2.9 规范化小结 6.2.1 函数依赖 函数依赖 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 传递函数依赖 一、函数依赖 定义6.1 设R(U)是一个属性集U上的关系模式,X和Y是U的子集。 若对于R(U)的任意一个可能的关系r,r中不可能存在两个元组在X上的属性值相等, 而在Y上的属性值不等, 则称 “X函数确定Y” 或 “Y函数依赖于X”,记作X→Y。 二、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 如果X→Y,但Y ?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若X→Y,但Y ? X, 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平凡函数依赖与非平凡函数依赖(续) 若X→Y,则X称为这个函数依赖的决定属性组,也称为决定因素(Determinant)。 若X→Y,Y→X,则记作X←→Y。 若Y不函数依赖于X,则记作X→Y。 三、完全函数依赖与部分函数依赖 定义6.2 在R(U)中,如果X→Y,并且对于X的任何一个真子集X’,都有X’ Y, 则称Y对X完全函数依赖,记作 X F Y。 若X→Y,但Y不完全函数依赖于X,则称Y对X部分函数依赖,记作X P Y。 四、传递函数依赖 定义6.3 在R(U)中,如果X→Y,(Y ?X) ,Y→X Y→Z, 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记为:X → Z 注: 如果Y→X, 即X←→Y,则Z直接依赖于X。 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