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干燥模型的适应性探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19卷 第l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Vo1.19 No.
1991年3月 Acta Univ.ABzic.Borca]i— occidcnta]is M arch 】99
大豆干燥模型的适应性探讨
李元瑞 姜道年 肖旭林
(赍品系) 俄 工系) f食品茅)
囊 要 对 国外的大豆干燥平衡摸型和四个薄层模型进行 了模拟分析 .在一定模拟条件
(大豆韧始水分古量小于22%,热风温度 22~65℃,相对温度 25%~70%)下,对不同模型折
示的水分磕干燥时问的变化 降承幅度和通风量之问的关系,以弪各个薄屠摸型稳定工作的临
界风量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hite模型在大豆干燥的适宜工作条件下具有广泛的i舂应
性.通过对覆国鲁豆5号的干燥试验结果和利用White模型模拟干燥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认为可惜用White模型对鲁豆 5号进行干燥分析研究.
关麓词 干燥 模报,大豆 适应性.
中圈分娄号 $375
70年代至 8O年代初.国外对大豆的干燥和贮藏做了大量 的研究工作.采用先进的
模拟方莹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 .通过建立干燥模型,不仅可以车1J用计算机分析干燥
设备性能。选择参数,改进设计,为用户提供摄佳的管理操作程序,而且可以直观地显
示干燥设备内物料干燥过程、水分变化和干燥前峰的移动等动态过程.有效地控制干燥
质量.我国的农产物料干燥研究近年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对玉米.小麦的干燥研
究.在 I进国外模型的基础上挺 出了一批模拟研究成果,推进了干燥技术的发展.比较
而言,在大豆干燥研究方面的文献不多.大豆具有极为广泛的食用.药用 饲用和工业
使用价值.我国的大豆生产 l0多年来有很好的发展。除了传统的用途外,发展新的大
豆加工制品.开发植物蛋 白前景日渐广瞬,在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方面作用越来越
重要.本研究在于对国外所采用的几个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提供可 l进借鉴的千燥模
型。以期有助于国内大豆干燥研究的发展,更为有效地利用和保护此食物和工业资源.
1 大豆干燥模型
国外对大豆干燥进行研究分析的模型有两类.一是平衡模型,另一类是薄层干燥模
型.
1.1 平衡模型
平衡模型由Thompson教授建立 0 .并 由其本人和 Pircc博士共同用于大豆的干燥
研究.平衡模型是一个半经验模型.其基本依据是假设在一定的时间区段内大豆的水分
和一定状态的热空气处于平衡状态,从系统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建 数学模型.并进
行程序求解。此模型由两个基本的数学方程组成。即:
文稿 收到 日期:$990-04--02.
参加术研究试验工作的还有马袁件和马文平
维普资讯
第 l期 李元瑞等:大豆干燥模型的适应性探讨 73
(1)平衡水分方程
…
=
. [示
式中 Ⅳ,一 平衡水分 (%)(干基);
RH-- 热风相对湿度 (小数表示);
卜 热风温度(℃):
= 30.5327; Ⅳ = 1.2164; C= 134.136
(2汗 衡干燥模型
l=AIn(M R)+n(1n(M R))‘
或者 MR~cxp( )
式中 MR=r^f_朋 /r J ——水分比;
^ 一 t小时后的大豆水分 。(%) (干基):
^,.一 大豆的平衡水分 ,(%) (干基);
一 大豆的初始水分,(%)(干基):
r一时问 (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