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 南 师 范 大 学
毕 业 论 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论文题目 浅析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姓 名 龙 亮
学 号 1104030138
入学年月 2011年9月
院 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老师 陈 凤 为
填写日期:2014年02月28日
论 文 题 目 浅析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长期以来,无形资产核算始终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难点之一。理论界和实践界对无形资产管理的争论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无形资产的界定问题;二是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这虽然为无形资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然而同时也制约着无形资产的规范和管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对无形资产认识的差异,使得各国在对无形资产的研究和会计处理上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区别,这些区别首先体现在无形资产的确认方面,而确认是会计计量的基础和依据,会计计量则是确认的目的。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无形资产研究的开展与深化。传统会计模式是依据有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来设计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等问题,而没有根据无形资产自身特点的来设计无形资产会计理论,无形资产已经明显滞后于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我国,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公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虽然积极出台了一些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方面的准则、制度,但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新会计准则中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完善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理论。
本文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无形资产进行了界定和分析,探讨知识经济条件下最为重要的资产之——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考虑到知识经济的特点,本文将对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比较国内外学术界对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在规定上的差异,分析新准则实施后,我国现行无形资产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探讨了改进的设想。本文对于完善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理论、深化无形资产的研究,必将起到提纲挚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选题的构思与设想(论文正文的章、节标题及要解决的问题):
前言
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了解分析
2.1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2.2无形资产的确认
2.3无形资产的计量
2.3.1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2.3.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3、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问题
3.1无形资产确认方面存在的问题
3.1.1自创无形资产的确认
3.2无形资产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计量方法的完善程度
3.2.2研究开发费用计量的问题
3.2.3过于注重货币计量
4、对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的改进建议
4.1无形资产确认方面的改进
4.1.1不断拓宽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4.1.2明确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标准
4.2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改进建议
4.2.1计量方法的改进
4.2.2研究开发费用的改进
4.2.3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
4.2.4进一步完善新准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5、结束语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通过在网站和学校图书馆查找各种相关文献来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对所搜查到的文献进行阅读浏览,熟悉各方面的有关知识;
在了解其相关知识后,进行分析、整理和汇总;
分析无形资产的各方面知识和问题,并对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
完成分析整理,进行最后的总结。
本文采用以规范分析为主,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统一,归纳和演绎并重的方法。主要从理论角度对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进行分析,在研究现行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准则后,总结出其缺陷,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如:对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的拓展和采用历史成本法以外的无形资产计量方法等。
进度安排及各阶段主要任务:
2月24日—2月26日 论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月26日—2月28日 编写开题报告
3月01日—3月08日 完成论文初稿
3月08日—3月10日 按照指导老师的建议修改论文
3月10日—3月12日 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进一步修改论文
3月13日—3月15日 论文定稿及装订
3月17日—3月21日 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