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PDF

发布:2017-08-12约1.62万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众创空间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 (第一版 ) 前 言 2015 年是中国众创空间元年。 依托巨大的市场 ,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范围内 ,共享经济发展的新 增长点。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虹吸的双重作用下 ,作为共享经济重要组成 部分的众创空间 ,璨然爆发。2016 年 ,以优客工场、3Q 等为代表的一 批众创空间 ,正在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政府发出了以 “大 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配合这一战略引导 ,中国政府对商事注册 制度、科研经费使用制度、创新产业的税收减免制度等 ,进行了一系列 的重大改革 ,极大地鼓励了创业、创新的热情 ,一个创新创业的时代正 在徐徐展开。 创新、创业的热情催生了大量小微创业企业的办公需求。这类创新 企业 ,固然需要符合自己创业发展阶段的物理办公条件 ,但更重要的是 , 他们更加需要一个能够激发商业灵感 ,整合上下游合作链条的创业生 态。这正是共享办公需求得以快速增长的市场基础。 不过 ,蓬勃昂扬的态势并不能掩盖中国众创空间在成长中的问题。 概念化的 “一拥而上”、缺乏明确可行的行业标准、运营主体专业素质 和能力良莠不齐等因素 ,都在制约着众创空间——这个有着庞大需求和 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 在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主线的背景下 ,众 创空间还承担着去化过剩产能 ,盘活城市存量不动产 ,为创新经济发展 降低成本的任务。只有对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有清醒的认知 ,对行 业趋势有准确的判断 ,对市场各主体的角色有清晰的厘定 ,众创空间才 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 ,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中国众创空间的内涵与外延 1.众创空间的缘起 客观而言 ,中国当前的众创空间 ,是对美国众创空间商业模式结合 中国市场特征 “中国化”的成果。美国最早的众创空间是创立于 2010 年的 wework。WeWork 位于美国纽约 ,专注于联合办公租赁市场。公 司最初成立时 ,面积还不到 300 平方米 ,但一个月后就实现了首次盈利。 2014 年 ,WeWork 实现了 1.5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 ,利润率达到 30% , 市场估值超过 50 亿美元。 除了运营办公空间(办公室、会议室、娱乐设施、生活设施)外 , WeWork 还为创业者提供各种跟创业关系密切的活动 ,如定期举办社 交活动 ,促进创业者之间、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的交流 ;充当中间人 , 为创业者之间、创业者和投资人、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之间搭建业务或 资本合作的桥梁。 此外 ,WeWork 还积极组织第三方创业服务机构 ,为入驻的创业者 提供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培训活动等。 2.众创空间的四种模式 A.WeWork 模式 WeWork 的模式有三大核心 :成本控制、空间设计和社区构建。 成本控制。众创空间的位置非常重要 ,WeWork 的空间全部选址在 城市核心地段的核心位置。目前 ,WeWork 进入了美国的 10 个城市(东 部 4 个、西部 4 个 ,南部 2 个 )以及伦敦、阿姆斯特丹等地 ,基本上都 是科技教育神经极度发达的地方。但它们获取的房子却形态各异 ,包括 仓库、超市、文化建筑等 ,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同时 ,WeWork 做 非常高效的设计 ,出桌率可以达到 5.5 平方米/人。 空间设计。WeWork 的空间设计由心理学家完成 ,而非室内设计师。 WeWork 特别看重如何调动众创空间中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这是特别 有意思的地方。 社区构建。活动是 WeWork 的一个核心 ,包括线上社区 ,会员体系 等。反而 ,它的创业辅助性服务并不是最主要的。很多时候 ,共享办公 服务的对象并不只是创业公司 ,而是大量的自由职业者、小微企业、大 企业的外挂机构等 ,甚至克林顿的办公室都在 WeWork 里面。它做的 是生态和圈子文化 ,投资孵化并非它的核心。 B.TenTen Wilshire 模式 这是洛杉矶一个很有意思的项 目 ,目前正在复制到美国其他城市。 它是一个集成公寓、办公、娱乐等多种服务的综合体 ,对应到国内可以 理解为共享办公和 U+公寓的结合体。它的特点是 :拥有大面积的公共 场所 ,包括娱乐、体育运动、点子交易等 ,鼓励空间里的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