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篇 糖代谢.ppt

发布:2017-05-23约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生物体内的糖类 第二节 单糖在体内的代谢 第三节 多糖在在体内的代谢 第一节:生物体内的糖类 一、糖的分解代谢 丙酮酸氧化脱羧的调控  由丙酮酸到乙酰CoA是一个重要步骤,处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所以此体系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 1、产物抑制:乙酰CoA抑制乙酰转移酶E2组分,NADH抑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E3组分。抑制效应被CoA和NAD+逆转。 2、核苷酸反馈调节:丙酮酸脱氢酶E1受GTP抑制,被AMP活化。 3、砷化物与E2中的辅基硫辛酰胺形成无催化能力的砷化物。 4、可逆磷酸化作用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E1的磷酸化状态无活性,反之有活性。 5、Ca2+激活 6)三羧酸循环的回补反应 7)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三)磷酸戊糖途径(PPP途径) (1)葡萄糖的氧化脱羧阶段 6-P葡萄糖+NADP+ 6-P葡萄糖酸内酯+ NADPH+H+ 6-P葡萄糖酸内酯 6-P葡萄糖酸(容易进行) ③ 6-P葡萄糖酸+NADP+ 5-P核酮糖+CO2+NADPH+H+ 本阶段总反应: 6-P葡萄糖+2NADP++H2O 5-P-核酮糖+CO2+2NADPH+2H+ (2)非氧化的分子重排阶段 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核糖 5-磷酸核酮糖 5-磷酸木酮糖(转酮酶的底物、连接EMP) ⑥ 5-P木酮糖+5-P核糖 7-P景天庚酮糖+3-P甘油醛 ⑦ 7-P景天庚酮糖+3-P甘油醛 6-P果糖+4-P赤藓糖 ⑧ 5-P木酮糖+4-P赤藓糖 6-P果糖+3-P甘油醛 本阶段总反应: 3×5-P核酮糖   2×6-P果糖 + 1×3-P甘油醛 6×5-P核酮糖   4×6-P果糖 + 2×3-P甘油醛 4、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 5-P-核糖 核苷酸 4-P-赤藓糖 芳香族氨基酸 二、单糖的生物合成-糖异生作用 2、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果糖+H2O 6-磷酸果糖+Pi 3、6-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H2O 葡萄糖+Pi (四)糖异生作用的意义 三、多糖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本章重点 第二节 单糖的代谢:糖酵解(定义,细胞定位,反应过程、特点、调控酶、能量计算,生理意义);有氧氧化(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反应,TCA( (定义,细胞定位,反应过程、特点、调控酶、能量计算,生理意义);PPP途径的定义、细胞定位、氧化性分枝阶段、生理意义。糖异生的定义及三步基本反应。 第三节 多糖的代谢:UDPG的作用 , 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作用。 5)葡萄糖彻底氧化能量的计算 G 2丙酮酸 EMP 胞液 乙酰CoA 线粒体 CO2 TCA 5或7分子ATP 2丙酮酸 2乙酰CoA 线粒体 2(NADH)=2x2.5=5ATP 3(NADH)+FADH2=3x2.5+1.5+1=10ATP 5(7)+5+2x10=30(32) ①丙酮酸羧化 ②PEP羧化 ③苹果酸脱氢 ④氨基酸转化 ① 是有氧状态下,生物细胞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② 是细胞内各种能源物质彻底氧化分解的共同途径。 ③ 是物质代谢相互沟通的枢纽。利用TCA循环形成的中间物质为其它物质合成提供原料,或者为某些代谢途径提供“过路”反应。 1、定义:将G直接氧化为核糖,同时将能量以一种还原力(NADPH)的形式储存下来供生物细胞合成时使用。 2、细胞定位:细胞质 3、反应过程 氧化性分枝阶段 非氧化性分枝阶段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e (1)氧化性分枝阶段 NADP+ NADPH+H+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δ-lactone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phosphoglucono-δ-lactone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H2O 内酯酶 lactonase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NADP+ NADPH+H++ CO2 5-磷酸核酮糖 ribu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