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新形式下加强党的基层执行力建设的途径.docx

发布:2018-01-18约1.44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新形式下加强党的基层执行力建设的途径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以清醒、深厚、高度的历史自觉,通过丰富执政能力的内涵,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方略、改进执政方式、巩固执政基础、完成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为我们党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切实肩负起执政兴国这一伟大使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第一,加强知识积累。掌握领导权就意味着领导者必须掌握着比别人更多的新知识。从提高执行力的角度来说,学习和掌握新知识,要以当代科技高新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为基础,以掌握先进文化、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进行开放的、互动的、终身的学习。第二,虚心向群众学习。最有想象力和最有用的想法总是来自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永远是实践的主体,是一切知识和力量的源泉,只有尊重群众的创造力,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增长知识和本领。第三,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执行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理论生成的基本前提,是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基本条件,是提高领导水平和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我们应在创造性实践的基础上,经常“回头看”,特别是要认真汲取经验和教训,在及时纠正错误和偏差中不断提高执行力。   二是积极回应民意,改进执政方式。正如企业要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一样,对群众的需求也应做出及时反应。我们提供服务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直接取决于群众的要求。群众最新的发展动向和最全面的情况,是我们能够作出准确的政策决策和采取合理有效的方针措施的前提条件。群众也希望我们重视他们的要求和选择,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给予及时回复。可以通过信息服务设施(如新闻媒体、热线电话、政务网络等),在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把社会问题与群众需要直接反映到各个部门或决策部门。在执行过程中,让群众参与其中进行讨论、表达意愿,进行一定程度的民意表决,广泛吸纳群众意见,把执行建立在民意的基础之上,使群众相信执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真实的,从而消除疑虑与抵触情绪,减少执行的失误,降低执行过程的难度,使结果正当并拥有长久的权威。   三是在应对复杂局面和突发事件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特点有:一是涉及范围广,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以及党、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都可能存在;二是触及层次深,涉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人生观、人权观、民主观等方方面面;三是牵涉对象是群体性的。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的出现,有多种原因,排除敌对势力因素,大都反映了债务纠纷、违法行政、征地、拆迁纠纷等,这实质上反映了领导能力与领导权的运用是否得当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认真研究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着力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要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既要相信、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充分调动好最大多数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团结和带领群众不断前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