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垃圾填埋场区别于焚烧发电厂的环境风险:一是在于垃圾渗滤液的地下水污染;二是恶臭和蚊蝇对周边居民的二次污染。 垃圾填埋场受修建时条件约束,防渗膜暴露面积大、垃圾和渗滤液拦截坝容易被破坏等,容易造成渗滤液污染。 垃圾成分复杂,其中的建筑垃圾、金属等易刺穿防渗膜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等 监测治理案例 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受污染地下水收集池 垃圾场附近鱼塘 监测治理案例-铜梁垃圾处理场 监测治理案例 修建应急调节池, 防止因汛期的到 来而出现污染事 故。 1 加强环境监控,增 加地下水监测点, 跟踪地下水污染扩 散情况。 拟定防渗系统整治 总体方案,抓紧排 查防渗系统破损位 置,建议采取灌浆 修补等措施修复防 渗系统。 3 2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程》CJJ112-2007 地 下 水 污 染 监 测 相 关 标 准 相关标准汇总 谢 谢! 重庆市环境卫生监测站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MONITORING DEPARTMENT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张向和 2012年9月23日 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监测与防治 1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2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3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4 地下水污染特性及评价 地下水 污染监测与防治 5 地下水污染的防护措施 6 污染后的治理措施 7 监测治理案例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1.?? ?? 渗滤液的来源 产生量影响因素 4. 有机物分解 3. 垃圾中水分 2. 地表径流 1. 直接降水 包括降雨、降雪,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 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地表径 流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 包括垃圾自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 水中吸附的水分。 填埋垃圾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 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有关。 获水情况 场地地表条件 填埋垃圾组分 填埋场构造 操作规范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性 渗滤液产生量的影响因素 垃圾渗滤液水质特性 氨氮 浓度高 水质 波动大 1 2 3 有机物 浓度高 其中腐殖酸为小分子有机酸,和氨基酸又合成的大分子产 物,是渗滤液中长期性的最主要有机污染物。 一般在500~2000mg/L之间,进入填埋后期,浓度可高达 10000mg/L。 COD、BOD5、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并逐渐 维持在较低水平。 垃圾渗滤液水质变化 渗滤液水质变化示意图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由于操作不规范、人为破坏、或者自然灾害等,而且防渗体本身可能存在缺陷或接头不密封等现象,会因故发生开孔、破裂、解体、动物咬啮等状况,失去防渗作用,从而使渗滤液成为地下水的污染源。 渗滤液具有浓度高,流动缓慢,渗漏持续时间长等特点,会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污染源,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从而严重威胁生活和生产供水,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地下水污染监测的必要性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监测结果评价 监测井和监测项目 采样方法 检测方法 监测方案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 术要求》GB/T 18772-2008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 法》GB/T 5750-200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 18772-200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1993 监测方案 1个本底井 2个污染扩散井 2个 污染监视井 严禁用泵抽吸 水样 用第4次水样作 为分析样品 共15项监测 指标 填埋场自行检 测 主管部门监督 性监测 单项组分评价 综合评价 采样方法 监测指标 监测频率 结果评价 监测井的设置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图 类别 I II III IV V Fi 0 1 3 6 10 地下水污染监测方案 单项组分评价: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1993表1所列限值,按最差指标所属类别确定水质类别,划分为五类,分别为I类至V类。 综合评价:首先进行各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