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doc

发布:2018-06-15约1.5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3:学习参考资料 浅谈中学生数学说题活动 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潘振南 陈俊斌 (根据有关材料整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孩子刚上高三时,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的妈妈非常着急,就找了一位数学专家,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让她的孩子提高数学成绩,这位专家给她支了一个点子:“叫孩子每次都给你讲作业。”家长说:“我听不懂怎么办?”专家说:“听不懂也听。”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孩子有明显进步,并且数学的进步会迁移,带动其他学科,一年后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位专家就是采用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说题”。因为这个“说题”活动必须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必须理清思路才能表达出来。思维是无声的话语言语是声的思维”当学生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时就有机会认识自己是怎样想的自己的想法是怎样起作用的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了再认识所以这个点子的有效性源于元认知开发在校听课调研时常听到教师抱怨某习题已经讲解了, 但学生自己动笔还是困难重重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数学教学中偏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不敢放手由学生探究学生无法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发展、自主意识等受到了较大程度遏制同时不少教师以多练为基本手段将宝押在大量的习题练习上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无止境的练习又带给学生无尽的烦恼滋生学生厌学情绪作为数学教研员在评选优质课、教学等活动中采用说课说形式在课堂上说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0月28日上午,我市在鹏峰中学开展省教改试点项目——南安市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观摩了鹏峰中学卓永摇老师执教的初二数学《角边角》一课,教学活动中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上台题展示效果好 为了倡导和推动课堂上让学生“说题”这种新型学习方式,我们县级教研部门可以尝试开展区域性的中学生数学“说题”比赛活动。 那么,学生参加“说题”比赛时,要说什么呢? 一、理信息,说审题。 说明如何分析题目条件,如何理解题意,要运用数学语言说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有哪些以及所求的结论是什么。 二、析条件,说思维。 思维主要是指学生说解题思路获得的全过程,即解决这道题目运用什么方法,有哪些步骤,你是如何想到的,如何表述,如何实践操作.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解决本试题的思路分析,一个是解法展示,实际说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如所说的题目解法比较常规或试题难度值较大,应把重点放在思路分析上,若所说之题可一题多解,可适当给一些时间在解法研究中,并指出比较有特色的解法。 三、谈总结,说反思。 解完后,要反思解题本身是否正确。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因此在解完一道题后很有必要审查自己的解题是否混淆了概念,是否忽略了隐含条件,是否特殊代替了一般,是否忽视了特例,逻辑上是否有问题,运算是否正确等等。这样做是为了保证解题无误,这是解题后最基本的要求。 反思结论或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有些题目本身可能很简单,但是它的结论或解决这道题目涉及的性质却有广泛的应用,如果仅满足于解答题目本身,而忽视对结论或性质应用的思考、探索,那就可能“捡到到一粒芝麻,丢掉一个西瓜”。因此有必要进行引申、拓展。 总之,学生“说题”就是在学生精心做题的基础上,学生阐述对题目解答时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解题策略及依据,进而总结出经验性解题规律。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的思维过程按一定顺序说出来。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过程及解题后反思等活动深入浅出表述出来。从系统思维角度看,主要是揭示题目系统和教材系统的内在联系,从解题角度看,主要指解说解题思路、方法及其规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让学生说题,既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又推动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