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SP232233和ICHQ3D元素杂质分析.PDF

发布:2017-12-21约2.17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USP 232/233 和 ICH Q3D 元素杂质分析: 安捷伦 ICP-OES 解决方案 白皮书 全新元素杂质分析要求 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负责确保药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 标,必须对潜在有毒和有害的污染物(包括元素杂质)进行鉴定,并 规定其最大允许暴露限值。2017 年 2 月,关于药品和药物成分中元 素(无机)杂质分析的全新流程最终定稿。现有的湿化学法和比色检 测方法(如欧洲药典中的重金属章节 2.4.8 和美国药典 (USP) 通则章 节 231)已被替换为特异性定量测定药品和药物成分中各种元素杂 质的仪器方法。 USP 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国际协调会议 (ICH) 同时 元素杂质限值 发布了测定药物及其成分中无机杂质的新标准。全 新的 USP 通则章节 USP 232 (元素杂质— 限值) 根据 ICH 和 USP 章节的规定,口服、注射和吸入给 [1] 和 233 (元素杂质—流程)[2] 自 2018 年 1 月 药途径药物的元素杂质的每日允许暴露限 (PDE) 如 起执行。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Q3D) 中规定的等效 表 1 所示。 ICH 方法 [3] 现已进入第 5 步(实施)。自 2016 年 元素杂质的潜在毒性根据给药途径的差异而有所不 6 月起,ICH-Q3D 已对新上市的许可申请生效,并于 同。在产品风险评估中,必须根据最终药品的预期 2017 年 12 月之后适用于之前已获许可的医药产品。 给药途径考虑元素杂质。还必须考虑元素天然存在 全新 ICH Q3D 和 USP 232 章节中包括可能由原材 (如矿物类原料的相关元素)或有意/无意添加(如 料、生产过程、环境、包装和容器密封系统 (CCS) 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或通过工艺设备的污染) 进入药品的催化剂元素及其他无机污染物。方法中 的可能性。在所有药品的风险评估中,必须考虑 的每日最大允许暴露量 (PDE) 水平根据毒性和给药 毒性最高且普遍存在的 1 类元素(Cd、Pb、As 和 途径规定,这与 USP 231 中旧的硫化物沉淀比色 Hg)。仅在药物通过注射或吸入给药时,才可能需 法检测的情形相同。 要考虑 3 类杂质等其他元素。这三个类别的定义标 准是元素毒性以及它们在用于各种给药途径的药品 生产设备 药物 (API) 中存在的可能性。 药品中的 USP 通则章节 232 提供了有关制造商如何通过风 元素杂质 险评估证实任意给定药品均符合规定限值的指导原 水 容器封闭系统 赋形剂 则。其内容包括直接分析最终药物制剂;测定药物 材料所用各种组分材料中的杂质含量;审核合格原 图 1. 药品中元素杂质的可能来源 料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数据或风险评估结果。如果进 行风险评估,则必须按照 USP 232 所规定的指导 USP 233 建议使用现代仪器技术(电感耦合等离 原则进行操作,具体内容汇总于表 1 中。 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OES) 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代替 USP 231 中使用的比色检测法。 只要被证实满足该章节中规定的性能要求,即可使 用其他流程。USP 233 还建议使用密闭容器样品 消解法处理固体样品,确保所有受监管的分析物 (包括汞等挥发性元素)实现定量回收。 2 表 1. 根据不同给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