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docx

发布:2020-02-20约7.17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元 1单元 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n 课  程 单元 3 单元… 教学任务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任务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 1.确定教学单元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般是由若干个单元构成的。数学教学任务分析,首先要确定单元,明确单元 教学的任务。 (1)单元的组织。 数学课程的各个单元可以有这样三种关系: 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如图 3.2)。 图 3.2 相对独立的单元 一个单元为另一单元的基础(如图 3.3)。 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型的(如图 3.4)。   课  程 单元 1 单元 2         单元 1  课  程 单元 2 单元 3  单元… 单元 3 图 3.3 前后有联系的单元 单元 4 图 3.4 综合型的单元 了解各单元的关系,就能从总体上合理安排和组织课程。相对独立的单元, 如:珠算乘法、除 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分数的初步认识,在教 学顺序的安排上可以互换位置,编制教材和安排教学计划时,就要比较每一种安排的利弊,选择合理 的方案。前一个单元为后一个单元的基础,教学顺序的安排就不能任意调换, 如:约数和倍数、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就不能颠倒教学的顺序。对前后有联系的单元进行任务分析 时,宜于从最终的任务着手分析, 便于掌握知识、技能之间的前后联系。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 型的,如:混合运算和应用题、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千克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时、分、秒,有些单元的教学顺序可以调换,有些单元的教学顺序就不能任意调换。 根据每册教材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确定一册教材各个单元的组织方式,为编制教材和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提供了依据。 (2)任务的确定。 单元确定后,就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的任务,即学生通过学习后,必须完成哪些学习任 务。一般一个单元完成一项主要学习任务。因此,任务分析首先要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单元的主要 学习任务,即单元教学的总目标。每个单元的主要任务又是由若干项子任务组成的,为此,就要根据 单元教学的总目标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构成系统的各项子任务(图 3.5)。一个较大的单元,可 以根据需要按各项子任务再划分成若干个小单元。划分小单元的一般原则是根据任务的性质,以及 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一个单元解决一个任务,教学的时间为五、六节课左右,不宜过长,超过 了人的记忆容量 7±2 个组块,不利于教学设计人员从整体思考各个环节的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任务 1任务 3任务 单元教学目标 任务 1 任务 3 任务 n 任务 2 任务 4 任务 5 列出工作的主要阶段 列出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鉴别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 列出特殊情况中的附加任务 论证所列出内容的准确性 结 束 分 相 作 对 下 一 阶 段 任 务 作 同 样 的 分 析 没有 对 下 一 阶 段 任 务 作 同 样 的 分 析 些 进 一 步 析 , 列 同 、 独 任 务 另 一 些 出 层 次 ? 立 的 工 析 , 列 同 、 独 任 务 图 3.5 单元教学任务 其工作程序如图 3.6 所示。     开始 ↓            (通过观察、查阅资料、采访等) ↓ 能 否 将 某 任 务 合 并 到 任 务 中 去 ↓不能 是 否 将 各 阶 段 任 务 都 列 出 了 ? ↓完成了 ↓ ↓ ↓ 图 3.6 确定任务的工作程序** 例如,根据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的各种情况,如加减一位数和加减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 不退位和退位等不同类型, 可以列出它的主要学习任务。下面是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主要学习任 务: 主 要 阶 段 主 要 学 习 任 务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百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这样划分: 主 要 阶 段 主 要 学 习 任 务 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进位加法 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同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但是,不论怎样划分阶段,任 务不会改变。也就是说,学习任务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组织成不同的学习阶段。在各种不同的组 织方式中,有些学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