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驳岸施工组织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1章总体概述 2
第一节、 概述 2
第二节、 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3
第三节、 施工段划分 3
第四节、 施工准备 3
第2章主要施工方法及现场管理措施 4
第3章 施工进度计划和进度保证措施 17
第一节、 施工总工期计划 17
第二节、 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7
第四章 、施工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 19
第五章 、雨季施工安排 20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0
第一节、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
第二节、 安全技术措施 21
第三节、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21
第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 23
第1章总体概述
概述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庙泾沿河新建护岸,护岸总长度为142.96m。护岸形式为重力式浸水挡土墙。外墙直立,墙背坡度1:0.3。本工程高程为黄海高程系,护岸压顶标高为4.30m。
根据甲方提供的水文资料及勘察资料确定河道常水位标高为2.5m。护岸墙身采用M10浆砌块石,压顶为C25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C25钢筋混凝土。
护岸墙身按要求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DE75PVC排水管,管间距200,并设反滤水层。
护岸每隔10米设置沉降缝一道,缝内采用聚乙烯嵌板式发泡填缝材料(厚度20),缝的表面以双组份聚硫密封膏封嵌。
护岸基础采用扩大化钢筋混凝土基础,下铺设100厚碎石垫层。
护岸浅基础的持力层埋深较大的段落采用复合地基,挖除软弱土层后浇筑C15毛石砼至基底标高。
挡土墙墙后填土表面为折面,表面无荷载。回填土容重γ=19.00kN/m3,内摩擦角Φ=35,墙背与填土间的外摩擦角=35/2=17.5。基底摩擦系数f=0.30。
1.2施组编制依据
招标文件
设计图纸
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
我单位拥有的技术成果、施工工法、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起来的施工经验。
施工程序总体设想
1.1施工目标
进度目标:根据我公司的施工部署,拟工期确定为80天。
质量目标:保证工程验收能达到“合格”。
安全与文明施工:保证无任何安全事故。做好现场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市政工程文明施工的行业标准“两通三无五必须”实施。
1.2施工安排
施工总全安排分两个施工段平行施工,每个施工段各自配备施工技术人员和设备,为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机械,在各施工段内部各施工工序间采用流水施工。
为保证该质量目标能实现,我公司将在施工中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能够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
我公司视安全为企业的生命,一直十分重视施工安全,并根据相关规范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施工规程,做好安全、文明施工,确保达到安全管理目标。
施工段划分
1.1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工作量较大,为方便施工,同时确保工程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我们计划将整个工程划分为2个施工段同时施工。
1.2施工流程
工程整体施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路面施工前先做好地下工程部分,具体施工顺序为:围堰排水→土方开挖→护岸基础→护岸砌筑→护岸土方回填→拆除围堰、放水→清理现场
施工准备
1.1组织技术准备
工程开工前,本公司将在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的组织下,集中项目部有关人员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将不清或不明的问题及时汇总通知甲方、设计和监理人员并及时解决。并按要求做好技术交底。
1.2材料机具准备
细化编制材料及机械分批进场计划,并合理调配资金,分期分批组织材料进场,确保本工程的展开。
施工机械、设备均运至现场。材料运至现场后堆放至指定的堆放点。
第2章主要施工方法及现场管理措施
一、测量方案
1.1、工程现场交桩
由技术负责人会同业主、监理等单位进行现场交桩。每交一处应及时加固布控、引桩工作,记录有关的地形地貌及数据,并妥善保护交桩的坐标闭合控制点、水准闭合控制点等数据成果资料。
1.2、对工程坐标、水准控制基点的复核
开工前对交接的桩号进行复核。并报监理工程师加以确认。
工程施测前对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成果进行复核。在复核中应将桩的实测成果记录与提交的成果数据对比合格后才可使用。
1.3、设置临时水准点
只有经复核确认后,才能有效的依据控制网进行施工临时布控点的工作,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稳固地段和便于观测的位置,设置的临时水准点,必须经过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由于施工线形较长,必须加密引测临时水准点,基本满足S3水准仪一测站可对施工进行标高测量。采用S3水准仪,往返测,满足闭合±2√Lmm的规范。
1.4、平面放样
建立可靠的校核工作,护岸轴线放好后,加以控制好保护桩,放样点标记分为钢钉、木桩上钉钉、油漆标记三种,放样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放样后在施工范围内做好标记保护,并做好定位放样记录,经复核无误后再报送监理复核,复核正确后才可开工。
护岸施工方案
浆砌墙施工工艺流程:围堰抽水→基坑开挖、清淤→基础施工→砌筑墙身(留设沉降缝)→清理勾缝→压顶混凝土浇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