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应收与预付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应收及预付款项 ; 本章内容;; 重点
应收票据的核算;应收账款的计价方法和以及坏账
准备的计提。
难点
应收票据的贴现和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的期
末计价。;;应收账项;
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支票、银行本票及银行汇票均为见票即付的票据,无需将其列为应收票据予以处理。因此,应收票据就是企业持有的未到期或未兑现的商业汇票。会计上作为应收票据处理的是指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商品、产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我国商业票据的期限一般较短(6个月),应收票据一般按其面值计价。即企业收到应收票据时,应按照票据的面值入账。
按照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与银行承兑汇票。 按照票据是否带息分类,商业汇票分为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两种。;
——按面值计价
; 应收票据的计价
一般情况下,按票据面值计价,取得票据时暂不考虑票据利息。但对于带息的应收票据,按照现行制度的规定,应于期末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应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按面值计价
;应收票据利息和票据到期日;应收票据利息计算例题;;2.应收票据贴现
所谓贴现,就是指企业以支付贴现息为代价,在票据到期之前,将票据的收款权转让给银行或金融机构,提前取得现金的方式。向银行申请贴现的票据必须经过背书。 所谓背书,就是票据的持有人在票据转让的时候,在票据背面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对票据到期付款负有法律责任。;贴现期、票据期和持票期的关系;(四)应收票据的核算;3.背书转让的会计处理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借或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4.特殊业务核算——票据贴现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贴现期=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具体
计算同票据计息期的计算。
; (2)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
票据到期值=面值× (1+票据利率×票据有效期)
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票据利息-贴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面值)
借或贷:财务费用(差额);(3)贴现后的处理; 例题; 续前例;;无追索权票据;;应收账款通常应按实际发生额计价入账。计价时,还要考虑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等因素。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加以确认。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
总价法和净价法
目前会计实务中采取总价法;总价法是将未减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作应收账款的入帐金额。现金折扣只有客户在折扣期内支付货款时,才予以确认。
要点:
不减折扣,全额入账。
客户如享用了现金折扣则列为理财费用
优点:较好地反映了销售总过程
缺点:容易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净价法是将扣减现金折扣后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据以记作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
要点:
减折扣后的净额入账。
客户如未享用现金折扣则冲减财务费用
优点:不会高估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
缺点:操作较复杂;总价法和净价法例题;二、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
一般业务的账务处理:
无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账款的全部金额入账。
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发生时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购货方在折扣期付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