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pdf
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附参考答案)
《离骚》理解性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以及哀伤人生的艰难困苦,并
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
职的句子是:“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为喻表达自己因为高尚的德行而遭到贬黜和强加罪名
的句子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理
想万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对君王因荒唐而不能理解自己忠心的报怨的句子是:“怨
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
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离骚》中面对投机取巧、抛弃既定的方针随便改变国家举措的奸佞们,屈原愤
恨地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两句讽刺奸佞之人违背做人
做事的原则,将尽心取悦别人作为行为的法度。
《离骚》中屈原之怨在楚王是“终不察夫民心”的误解,在佞臣是“谣诼谓余以
善淫”的中伤,在世俗是“偭规矩而改错”的乱政,以此理气开源,后文再慨“困
叹“穷”,自是情到而文成。
9.《离骚》中“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两句连用三个表失意愁绪
的词发出浩叹,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突然死去,随流水而长逝,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
媚俗取巧、同流合污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两句以猛禽的不轻易随群为喻,
说自己前世本来如此,今世也绝不与小人们同流合污。
11.成语有词,“方枘圆凿”;《论语》有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屈原在《离骚》
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离骚》中“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两句表现屈原委屈心志,压抑情感,
忍受责骂和侮辱。
1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
1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两句,回顾了“五
丁开山”的传说。
2.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
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李白《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的咏叹反复出现,像一首乐
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4.《蜀道难》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两句,用传说来感叹蜀国开国年
代久远、模糊难知。
5.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用夸张的手法,
写由秦入蜀的人在山上,可以用手触摸到星宿,甚至可以从中穿过。行人仰头屏
吸、抚胸长叹的紧张感。
6.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