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系统规划调研.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化公园东侧与渠西路地段 空间竖向分析 公共设施与构筑物 硬质铺装 小品节点 年龄段调查 调查问卷总结 多为附近的居民; 年长者基本每天都会来,年轻人多为一周一次; 年长者多在清晨选择来,年轻人多在傍晚来; 与朋友一起来的占多数,与家人一起的次之; 游人多选择步行来游览; 逗留时间在一小时以内; 来此游览的目的多为散步。 小组意见 加强对滨水绿地中的植物养护管理 开展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科技课题的研究,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园林科研队伍的建设 在滨水公共绿地空间中,设计按照人体行为工程学原理,安排多种健身设施与器具,创造舒适休闲建身空间环境。 小组成员:郎琦 尚静 裴丙 地块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渠沿岸渠西路与文化公园交汇路段,地块长约180米。 区位分析 定位:作为黄河和郑东新区水域的连接线,东风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东风渠两岸将以生态公园为主,以线带面、以线穿点,将郑东新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黄河等自然、人文景观穿成一条“项链”,营造出集防洪、生态、景观、文化、游览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走廊,成为未来郑州市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调研绿地平面图 交通分析 地块主要车行道为渠西路,渠西路是一条滨河双向两车道滨河路,路段车流量较少且无非机动车道,因此多有非机动车行入其中,路旁还有占到经营的现象 滨河车行交通 交通流线 红色粗路是车行道,红色细 路是人行主道,蓝色道路为 步行轨道和沿渠道路 时间 地点 大车 小车 电动车 自行车 总计 2014.4.6 渠西路 1 52 44 20 117 2014.4.10 渠西路 0 43 51 28 112 2014.4.15 渠西路 2 39 62 19 122 2014.5.5 渠西路 2 48 49 23 122 车流量统计 注: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左右 滨河游憩交通 绿地分割游憩交通 驳岸游憩交通 光照强度分析 对于较宽的渠西路,光照强度要明显强于绿地交通和驳岸交通;对于驳岸交通,乔木相对于绿地交通茂盛,所以光照强度最低。 光照强度单位:勒克斯 轨道制高点使地块有了动静分隔,隔离了街道产生的噪音与干扰使步行滨水区成为了一个相对静止的地块 动 静 东风渠滨河区水际 东风渠—分级式。优点是占地面积不大,施工方法单纯, 亲水性较好。缺点是当台阶落差较大时,容易造成治安, 卫生死角。一般用于景观一般的区段应用, 冰妖做好管理和维护工作。 构筑物 数量 分布 使用情况 评价 绿丛中灯 6 步廊绿化区 白天无,晚上有5盏可照明 形式不美观,应定时检修 路灯 9 步廊两侧 白天无,晚上均可照明 光照不强 座椅 4 草坪区 使用率达30% 油漆剥落,应定期修葺 垃圾台 1 铁路近端处 存放散落树枝树叶进行储存或焚烧 形式不美观,有污染 垃圾桶 3 草坪区及路边 使用情况良好 油漆有剥落现象 构筑物分析 植物类型 圆柏 石楠 南天竹 女贞 该地段植物种类丰富,行道树主要有大叶女贞、枫杨、五角枫其中还穿插有榆树、槤树等高大乔木,轨道周围种植着大叶黄杨、地龙柏等地被其中也点缀着月季花。草丛中酢酱草开出的粉紫小花也很是醒目。此外还有夹竹桃、绣线菊、红枫、火棘、石楠、紫荆等植物。无论从植物的竖向配置和色彩搭配都有所考虑 植物名称 主要特征 长势情况 分布 棵数 大叶女贞 小乔木,幼枝及叶柄无毛或有微小短柔毛 良好 道路两侧 34 石楠 蔷薇目、蔷薇科、石楠属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 良好 道路旁组团绿地 11 绣线菊 属蔷薇目、蔷薇科直立灌木,高达2米 一般 道路旁组团绿地 4 大叶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5米;小枝近四棱形 良好 铁路两侧及缓坡地 成片 南天竹 小檗科下植物,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木本花卉种类 良好 缓坡地 成片 火棘 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 一般 道路旁组团绿地 5 地龙柏 圆柏的栽培变种。植株无直立主干,枝就地平展 良好 铁路两侧绿化 成片 柳树 多为灌木,稀乔木,无顶芽,合轴分枝,雄蕊数目较少 良好 滨河步廊 18 竹区 一般 铁路近端处 成区 圆柏 常绿乔木;有鳞形叶的小枝圆或近方形 一般 铁路两侧绿化 2 月季 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 良好 铁路两侧绿化 成片 五角枫 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单叶,宽长圆形,叶基部心形或稍截形 良好 步行小路周边 28 紫荆 丛生或单生灌木,高2-5米;树皮和小枝灰白色 一般 道路旁组团绿地 6 榆树 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 良好 道路旁组团绿地 4 红枫 树高2—4米,枝条多细长光滑,偏紫红色 较差 道路旁组团绿地 2 夹竹桃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枝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