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案例:南京冠生园事件——良心的“霉变” 通过央视2001年9月3日的节目,观众有幸看到以下画面: 卖不出去的月饼拉回厂里,刮皮去陷、搅拌、炒制入库冰藏,来年重新出库解冻搅拌,再送上月饼生产线…… 年年出炉新月饼,周而复始陈馅料。 冠生园是一家百年老号,素以童叟无欺、货真价实作为经商的理念。其原本生产的各类糕点、食品不但享誉中华,在整个东南亚、日、韩等国都很有口碑。 曝光之后,不只是月饼,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等也销不动了。南京冠生园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的理由是“经营不善、管理混乱、资不抵债”。 短视的商业行为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造成负面影响。 冠生园资料: 1918年,上海,广东人冼冠生创建。 1925年前后,在天津、汉口、杭州、南京等地开设分店。其南京分店即是现“南京冠生园”前身。 1934年,“惟中国有此明星,惟冠生园有此月饼”,产品名倾大江南北。 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上海总部“一分为三”,各地分店隶属地方。 2001年9月3日,央视报道“陈馅”事件。各地“冠生园”企业深受连累,减产量均在50%以上。 2002年春节刚过,南京冠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申请破产。 第二章 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第二节 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提升员工道德修养的途径 第四节 企业社会责任 第一节 道德与崇尚道德的管理 一、道德的基本含义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指那些用来明辨是非的规则或原则。即:人们判定一件事情是非、对错的原则或信条。 不同的组织道德标准可能不一样 同一组织不同时期的道德标准可能不同 组织的道德标准必须与社会道德标准兼容 (二)决定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因素 一个组织的道德规范在该组织的管理人员和工人做出可能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利益的决定时,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产生往往取决于该组织环境中的三个因素,即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该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个人道德。 1、社会道德 是一个社会的法律、风俗、实践、规范和价值所体现的价值观和标准,是在处理诸如公平、正义等问题时指导人们如何行事的标准。 例如,一家企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生产高质量或低价格的产品与其他公司进行竞争是完全道德的,但是如果他通过随意散布谣言诋毁对手产品、贿赂零售商等进行竞争,就是不道德。 社会道德是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基础。 2、职业道德 是指在行为方式不明确的情况下,指导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做出正确决定的一系列标准。 如医德决定医生或护士如何对待病人,应采用对病人而不是对医生本人有益的医疗程序。 职业规范或条例会影响如律师、会计等员工作出的决定或是在特定场合下的表现,这些规范和条例可能会成为一个组织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3、个人道德 个人道德是指导个人与他人交往时的个人标准和价值观。一个人在判断是非或做出某种决定、采取某种行为时往往会借助他个人的标准和价值观。 如使用动物充当新产品安全测试对象,一些人认为这道德,而有些人则认为不道德,个人道德的形成一般会受其家庭、朋友和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他一生的经历的影响。 思考 有人将公司的汽油作为私用是道德的吗? 用公司的电话打个人长途又如何呢? 如果某个人为了在萧条期找一份工作,有意低报他的真实学历,因为这份工作不需要高学历的人来做,这是道德的吗? 二、四种道德观 1.功利观 2.权利观 3.公平观 4.综合观 1. 功利观 即完全按照成果或结果制定决策的一种道德观点,能够给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决定是道德的决定; 2. 权利观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即能够最好地保证和保护受影响的人们基本权益的决定。包括隐私权、良心自由、言论自由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 3. 公平观 要求管理者公平和公正地加强和贯彻规则,能够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利益与损害的观点。 4. 综合观(社会契约整合论) 在决策时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主张把实证(是什么)和规范(应该是什么)综合纳入商业道德中决策。 与其他三种的区别在于它要求管理者考察各行业和各公司现有的道德准则从而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三、崇尚道德的管理的特征 1.把遵守道德规范看作责任 不仅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以社会利益为重 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视人为目的 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法律 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自律 崇尚道德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