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敷设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及依据
编制说明
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使电缆敷设得以顺利进行,特编写此方案。此方案适用于 10KV 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的敷设施工.
1。2、编制依据
。1 承包合同或协议。
1.2。2 施工图及其它设计文件: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S()15-gi。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88。
公司《质量保证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及其支撑性文件。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范围:
地点: 规模: 特点:
主要技术要求:
工期要求:
主要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序号
序号
电缆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1
Km
2
Km
3
Km
3、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
施工程序
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不合格品标识隔离
3。2。1 电缆电出缆库出:库电缆出库应根据施工电图缆认电真气核对需出库电缆的直规沟格电、缆型挖号沟、数量是否符合
工具准备
绝缘检查
桥架配管
第
1
页 共 6 页
隐蔽工程检查
电缆铺设
铺设施工用设备安装
第
第 PAGE 2 页 共 6 页
设计要求,且应标示清楚。电缆盘外观完整无损,合格证等产品文件齐全.对由多根电缆缠绕在同一个盘上的电缆盘,应记录其内外层电缆的长度和缠绕次序,以利于合理安排敷设.
电缆出库运输过程中,采用机械吊装和运输,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同时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贮存。短距离的运输可采用滚动电缆盘的方法。但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缠紧方向滚动。
电缆出库后应集中分类存放,尽可能存放在开始敷设电缆处的附近。盘间留有通道,存放处不得积水。
3。2.2 电缆敷设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电缆沟、隧道、竖井、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电缆夹层、电缆沟、桥架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建筑废料已清理干净。施工用道路畅通盖板齐全,电缆沟排水畅通,电缆夹层门窗安装完毕。
3。2。3 电缆敷设前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a、电缆的起点及终点设备已安装完毕,位号标识准确清楚。
b、电缆敷设表编制完毕,表册中应标明每根电缆使用的电缆盘号,敷设的先后次序,
c、敷设次序应是先远距离,后近距离。根据设计和电缆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避免浪费和接头。
d、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已做完,并存记录卡。
e、当电缆沿桥架敷设时,若没有人行通道应事先沿全长搭设脚手架,绑扎牢固。 f、辅助材料供货到位,如电缆扎带、电缆标牌、电缆标志桩等。
电缆的电气绝缘已检查,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① 测量绝缘电阻,即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和线芯间的绝缘电阻。1)电压为 6-10KV 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 1000 兆欧。
2)电压为 6KV 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 60 兆欧.
3)电压为IKV 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 40 兆欧。
4)电压为 0。5KV 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 30 兆欧.
② 直流耐压试验及泄露电流测量(其试验要求见GB50150-91)
a、敷设电缆使用的电线滑车(滚轮),牵引设备已安装到位,电缆滑车每 3 米 1 个,以电缆不拖地为原则。大规模敷设电缆时,事先应准备好广播器材,对讲机、半导体、喊话器等.
b、针对敷设电缆时的具体情况,技术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应编制出劳动力分布图,指明每个关键部位的负责电工及所需人数,责任到人,在技术交底时予以公布。
3.2。4 桥架内电缆敷设a 安装质量要求:
①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168 一 92 的规定,即: 多芯控制电缆 1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线多芯 15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线单芯 20D 注 D 为电缆外径.
② 电缆的固定要求:桥架上垂直敷设每隔 2m 处,水平敷设的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两端处应加以固定,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应使固定夹具不构成闭合磁络,且按正三角形排列,每隔1m 用绑带扎牢.
③ 桥架上交流三芯电力电线不宜超过2 层.控制电缆不宜超过三层。
④ 电缆的排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高压与低压增加隔板. b、敷设方法:
①电缆应从电缆盘上部引出,同时检查是否有套扣现象,将写好的电缆编号交专人负责贴在电缆首末端。
②桥架上所有电缆全部敷设完毕,即时安装盖板,达到防护的目的。 3。2.5 地埋电缆的敷设方法及质量要求
a、质量要求:
电缆上表面距地坪面不小于 0。7m。
电缆上边及下边应复以 100mm 的软土或沙层,并盖上红砖或混凝土板。
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168- 92 的表 5.4.3 的要求.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