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第5章思考题与习题ppt整理.ppt

发布:2017-06-06约2.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5章 80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与习题 5.1 串行数据传送与并行数据传送相比的主要优点和用途是什么? 并行通信是将所传送数据的各位用多条数据线同时进行 发送或接收,特点:控制简单、传输速度快;由于传输线较多,长距离传送时成本高且接收方的各位同时接收存在困难,适合于短距离传输 30m。 串行通信是将所传送数据分成一位一位的形式,在一条传输线上逐位顺序的传送,特点:传输线少,长距离传送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电话网等现成的设备,但速度慢,数据的传送控制比并行通信复杂。 5.2 串行通信的接口标准由那几种? 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有:RS-232C、RS-449、RS-422A、RS-423A、RS-485、20mA电流环、USB、IIC及SPI等总线接口标准。 5.3 在串行通信中通信速率与传输距离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信速率越低,传输距离就可以越远 5.4 在利用RS-422/RS-485通信的过程如果通信距离(波特率固定)过长,应如何处理? 线路中增加驱动器 5.5 80C51单片机串行口有几种工作方式?如何选择?简述其特点? 5.6 在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中,TB8和RB8的作用是什么? 5.7 简述MCS-51单片机串行口四种工作方式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过程 5.8 若晶体振荡器频率为11.0592MHz,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波特率为4800bit/s,写出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的方式控制字和计数初值。 5.9 使用80C51的串行口按工作方式1进行串行数据通信,假定波特率为2400bit/s,以中断方式传送数据,请编写全双工通信程序 SBR1:JNB RI, SEND ;RI=0为发送中断 ACALL SR ;RI=1为接收中断 SJMP EXIT ;退出 SEND:ACALL ST ;调用发送子程序 EXIT: RETI ST: CLR TI ;发送子程序 MOV A, @R0 ;取待发送数据 INC R0 ;修改指针,指向下一个待发送数据 MOV SBUF, A ;发送 RET SR: CLR RI ;接收子程序 MOV A, SBUF ;读取接收的数据 MOV @R1, A ;保存数据 INC R1 RET 5.10利用单片机串行口扩展24个发光二极管和8个按键,要求画出电路图并编写程序使24个发光二极管按照不同的顺序发光(发光的时间间隔为1S)。 5.11 简述80C51单片机多机通信的特点。 5.12 述利用串行口进行多机通信的原理。 5.13 微机与单片机构成的测控网络中,要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要注意哪些问题? * SM0 SM1选择 工作方式 波特率 0 0 方式0 8位移位寄存器 fosc/12 0 1 方式1 10位UART T1溢出率x2SMOD/32 1 0 方式2 11位UART 2SMODxfosc/64 1 1 方式3 11位UART T1溢出率x2SMOD/32 TB8、RB8:方式2或3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接收的第9位数据 点--点通讯:用作SBUF数据的奇偶校验位 多机通讯: 作为发送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志, TB8=1,表示该发送帧为地址帧, TB8=0,表示该发送帧为数据帧。 发 送 时 序 写入 SBUF TXD输出 TI RXD输入 接 收 时 序 RI D0 D1 D2 D3 D4 D5 D6 TB8 停止位 起始位 D7 D0 D1 D2 D3 D4 D5 D6 RB8 停止位 起始位 D7 检测负跳变 采样脉冲 T1选方式2的时间常数计算: TH1=TL1=X= 28- fosc /12×2SMOD/(32×4800) MOV TMOD,#20H;方式2定时非门控 MOV TL1,#0FAH MOV TH1,#0FAH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23H AJMP SBR1 ORG 0100H MAIN:MOV SP, #60H ;堆栈初始化 MOV TMOD, #020H;定时器1、方式2 MOV TL1, #0F4H MOV TH1, #0F4H SETB TR1 ;启动定时器1 MOV SCON, #50H ;串口方式1、REN=1 MOV R0, #20H ;发送数据区首地址 MOV R1, #40H ;接收数据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