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ppt

发布:2017-05-09约7.07千字共6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011-7-15 二、生物学检测:肿瘤标志物、端粒酶 1、蛋白质多肽:CEA、a-FP、胃液硫基肽、E-钙黏蛋白、组织多肽抗原(TPA)、黏蛋白(MUC)、P27kipl 2、糖类抗原:糖链抗原(CA19-9、CA50、CA72-4)、涎酸化TN抗原和T抗原、MG抗原、肿瘤相关寡糖、岩藻糖化神经酰胺 3、酶和同工酶:胃蛋白酶原同工酶I、II、 端粒酶-HTK、COX、人胎盘碱性磷酸酶(PALP)等 4、激素及受体:雌激素受体(ER)、促胃液素(GAS)、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5、癌基因:ras基因、p16基因、APC基因等;抑癌基因:p53基因 三、胃液潜血珠法 四、胃癌概率计算机模型筛选法 五、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 六、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普通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 七、早期胃癌的CT诊断 内镜下良恶性溃疡鉴别要点 良 性 恶性 溃疡底 均一白苔,底平且 多覆污苔,不平 低于粘膜面 出血,凝血块附着 高于粘膜面 溃疡边缘 平滑 不整 易出血 溃疡边界 炎性水肿,软 侵润性隆起,硬 周堤低 凹凸不平 良恶性溃疡内镜下粘膜改变区别 指状 杵状 笔尖样变细 笔尖样变细 虫蚀样 良性溃疡分期 A(活动期 ):A1 溃疡底部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充血水肿可伴有出血或血痂 。 A2 白溃疡底部仍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减轻,出现少量再生上皮。 H (愈合期): H1 溃疡缩小,苔变薄,周围上皮再生形成红晕,粘膜皱襞集中。 H2 溃疡进一步治愈,溃疡底部有少许白苔 S (瘢痕期): S1 溃疡白苔消失,中央充血,瘢痕呈中央红色,又称红色瘢痕期。 S2 瘢痕部白色,与周围粘膜色泽一致,又称白色瘢痕期 。 良性溃疡愈合周期 胃癌发生部位 前壁 小弯 后壁 大弯 还周 合计 C 2.4 8.1 4.1 1.4 0.5 16.5 M 7.7 19.9 5.5 4.3 0.5 37.9 A 4.8 18.7 5.7 3.8 7.9 40.9 合计 1 4.8 46.7 15.3 9.6 13.6 100 恶性溃疡愈合周期 各型可互相转化 残胃体I型 腺癌 IIa型早期胃癌 陈某、女、42岁,神经内分泌癌 潘某、女、72岁,黏膜内低分化腺癌 IIb型 腺癌m IIa+IIb型 腺癌 IIb+IIc型 腺癌 Ⅱc型印戒细胞癌 林某、女、34岁,上腹闷痛2个月 IIc+I型 腺癌 IIc+III型 腺癌 IIa+IIc型 腺癌sm III+IIc型 印戒细胞癌sm 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 上腹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