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师三基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临床医师三基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A
解析:细胞是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组织是由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的。所以选A。
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脂蛋白
C.糖蛋白
D.免疫球蛋白
答案:A
解析:清蛋白又称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它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起主要作用。脂蛋白主要参与脂类的运输;糖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如细胞识别等;免疫球蛋白主要参与免疫反应。故答案为A。
3.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的正常值是()
A.0.48
B.0.64
C.0.84
D.8.4
答案:C
解析: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成年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4。如果比值增大,意味着通气过剩或血流不足;比值减小则表示通气不足或血流过剩。所以选C。
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
B.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
C.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前伸
D.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后天性反射。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经验建立起来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而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前伸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因此选D。
5.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
A.药物的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B.药物的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C.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D.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的时间
答案:C
解析: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是临床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重要参数。所以选C。
6.下列哪种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
A.红霉素
B.庆大霉素
C.青霉素
D.林可霉素
答案:C
解析: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红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属于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故答案为C。
7.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A.胃大弯
B.胃小弯
C.胃底
D.幽门部
答案:B
解析:胃溃疡多发生于胃小弯侧,尤其是胃角附近。胃大弯、胃底较少发生溃疡;幽门部的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常见。所以选B。
8.急性心肌梗死最突出的症状是()
A.休克
B.心前区疼痛
C.心律失常
D.心力衰竭
答案:B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前区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疼痛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但不是最突出的症状。因此选B。
9.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
A.周围神经病变
B.神经根病变
C.自主神经病变
D.脊髓病变
答案:A
解析: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一部分,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患者可出现肢体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症状。神经根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脊髓病变相对较少见。所以选A。
10.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是()
A.结核中毒症状
B.X线呈浸润性改变
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中找到结核菌
答案:D
解析:痰中找到结核菌是诊断肺结核最可靠的依据,它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结核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乏力等)、X线呈浸润性改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都可以提示肺结核的可能,但都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故答案为D。
11.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是()
A.阑尾管腔阻塞
B.细菌入侵
C.胃肠道疾病影响
D.饮食因素
答案:A
解析: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约占60%。管腔阻塞后,阑尾黏膜仍继续分泌黏液,腔内压力上升,血运发生障碍,有利于细菌入侵而引起感染。细菌入侵、胃肠道疾病影响、饮食因素等也可能与急性阑尾炎的发生有关,但不是最常见的病因。所以选A。
12.骨折的专有体征是()
A.疼痛
B.肿胀
C.功能障碍
D.畸形
答案:D
解析:骨折的专有体征包括畸形、异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的部位出现不正常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