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80例分析.doc

发布:2018-01-29约2.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80例分析 白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妇幼保健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03-01 糖尿病是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常见全身病,我国人群发病率为4%,其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很多,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致盲的第四位疾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对本病的早期确诊和治疗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我院自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对180例糖尿病患者360眼进行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8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108例,女7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35岁。 1.2眼科检查 常规散大瞳孔,用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检查,大部分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静脉扩张、点状和斑状出血,棉絮状渗出,硬性渗出。检眼镜下可见微血管瘤改变者120例,可见出血及增殖性改变者25例。 1.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方法 采用广西梧州制药厂生产的20%荧光素钠注射液3ml,快速注入肘前静脉,同步动态拍摄眼底照片,并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的改变以及有无渗漏、无灌注等改变。 2 结果 本组180例(360眼)中,有20例无微血管瘤样改变,有160例显示微血管瘤样改变,其数量远远超过检眼镜下所见,以颞侧、后极部、黄斑区较多,有135例毛细血管扩张,眼底可见荧光素渗漏,其渗漏点逐渐扩大,边界模糊,相互融合成片状,可见较大的荧光素渗漏区,有83例显示片状无灌注区,有32例显示新生血管,并有15例显示纤维增生,新生血管中周部均渗漏呈团状、簇状,视盘前的新生血管大都在动脉期充盈,新生血管于荧光充盈后早期渗漏,很快扩展到整个增殖区,多位于无灌注区。 3 讨论 使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可以发现早期的眼底镜下所不能发现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微细改变,也可以发现眼底镜下难以看到的视网膜缺血区(即无灌注区)及黄斑水肿,因此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对早期确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观察其发展情况,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都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Ducncc TD. Clinical ophthal mology[M].New york, san Fran-cisco. Landon Harper amp;Row,1978:30. 阴道超声雾化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滴虫性阴道炎效果观察 翁卫萍(广西百色市隆林县猪场乡卫生院 广西隆林 533400)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03-01 复发性滴虫性阴道炎是指年中发作4次或以上有症状的滴虫性阴道炎,是由厌氧寄生原中阴道毛滴虫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据统计,10%的成年女性患有反复发作的滴虫性阴道炎。典型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臭味的黄带,伴有外阴及阳道口瘙痒,尿频尿痛,阴道壁可见黏膜充血有散在出血点,通过阴道分泌物悬滴法,涂片染争或阴道毛滴虫培养可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门诊确诊为复发性阴道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60例,年龄19—51岁,其中19—28岁8例,占13.3%,29—35岁16例,占26.7%,36—43岁20例,占33.3%,44—51岁16例,占26.7%,均有性生活史,复发1次9例占15%,复发2次占30例占50%,间断复发2次以上11例占18.3%,病程半年至2年,60例均无其他慢性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18例进行疗效比较。 1.2两组均选用甲硝唑片(灭滴灵)夫妻各服2.0g,1次顿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阴道超声雾化,处方:地肤子30g,苦参20g,川椒15g,黄藤50 g,九里明30g,枯矾9g,蛇床子30g,白癣皮20g,土伏苓20g,黄柏15g,蒲公英30g,甘草6g加水1000ml至1500ml煮沸30分钟,过滤去渣350ml,待汤药冰却后分装7个塑料袋封口放在冰箱保鲜备用,每次取1包注入雾化罐内,待罐盖旋紧,把雾化罐放入水槽内,将水槽盖盖紧,接好螺纹管,协助病人取截石位,阴道用扩阴器撑开,先用1: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