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构建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构建分析
摘要:本文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定义和其意义出发,结合企业特点和实践,从战略的高度来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关键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茁壮成长,就应当从企业战略着眼,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因此,如何运用西方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思路及方法,构建符合我国企业实际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自身在未来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所在。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普遍引用WrightMcMahan的观点,认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部署和战略行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根据组织在战略层次上预先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将人力资源各组成模块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的计划、配置和开发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目的在于有效开发和控制调动企业人力资源达到人事最佳匹配状态,确保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过程中占据优势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
二、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能在未来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现代企业日益关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
首先,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战略目标来开展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此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效的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其次,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突出企业组织战略与人力资源的有机匹配,通过开展有效的人力资源活动充分调动组织中所有单位、部门以及个人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供给保障,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增值的目标。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管理系统,基于企业的战略进行总体布局设计,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之间的有机匹配,最终达成企业战略目标的方法体系。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一)建立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对企业各阶段的人力资源进行盘点和供求分析,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结构、素质进行预测和制定相应的配置计划。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战略,分析企业的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正确处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二)建立基于素质模型的职位管理系统。职位管理,是以单个职位为管理对象,通过职位分析来明确不同职位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职责以及相应的任职资格;然后通过职位评估等分析工具来确定职位在组织中的相对价值大小,在组织内部形成职位价值序列。职位管理体系的设计,包括职位分析、职位评估、职位说明书的编写。基于素质模型的职位管理系统就是要求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在对职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的确定对不同的职位提出不同的素质要求、主要的业绩量化指标、工作责任以及义务。通过素质模型的建立,确定各级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员的素质特征,为人才招聘提供比较客观的标准。
(三)建立基于战略的岗位招聘配置系统。在人力资源招聘方面,以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和各部门盘点的人力资源数量为基础,以成本约束为条件,招聘符合企业价值观的人才,并实现其最佳配置。人员配置过程中严格遵守要素有用、能力对位、互补增值、动态适应、弹性冗余这五大基本原理。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员工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只有合理配置人员才能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公司和员工实现双赢的目标。
(四)建立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体系。构建战略性的职业生涯培训体系,要营造相对公平、公正的人才成长环境,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给员工构建一个满足他们成长和学习的平台。企业为了增强其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就必须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建立学习型企业,建立并推行自己的培训制度。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从战略层次、组织层次、员工个体三个层次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制定培训开发规划,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的培训开发体系,促使员工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的协调统一。
(五)建立基于KPI指标的绩效考核系统。绩效管理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是价值创造和价值评估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的运营系统,是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