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废水改造方案(简化版).doc

发布:2019-01-01约1.39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含有机溶剂废水改造工程 方案 1、工程规模及处理要求 1.1设计废水水量 废水产生水量表 序号 废水种类 实际废水水量(m3/d) 设计废水水量(m3/d) 备注 1 高浓度难降解 底料废水(车间蒸馏残液废水) 10 15 35 m 2 乙二醇废水(车间前馏分废水) 1 5 3 难降解综合废水(外收运) 3 5 4 乳化液废水(外收运) 4 10 5 低浓度易降解 含漆有机废水(外收运) 15 40 80 m 6 生活污水 10 40 7 合计 =SUM(ABOVE) 43 =SUM(ABOVE) 115 设计处理水量:6 m3/h (20h计) 1.2 设计废水水质 经多次水质化验的数据,整个处理系统在此水质基础上设计。 序号 废水种类 CODcr(mg/l) B/C 1 底料废水(车间蒸馏残液废水) 6~8万 0.05 2 乙二醇废水(车间前馏分废水) 3万 0.05 3 难降解综合废水(外收运) 1~30万 0.1~0.25 4 乳化液废水(外收运) 3~20万 0.1~0.15 5 含漆有机废水(外收运) 3000~10000 0.25 6 生活污水 400 0.5 1.3 设计排水水质 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出水要求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具体排水水质如下表。 序号 污染物 出水污染物含量(mg/l) 一级标准(mg/l) 1 悬浮物(SS) ≤60 60 2 化学需氧量(CODcr) ≤90 90 3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0 20 4 石油类 ≤5 5 5 甲苯 ≤0.1 0.1 6 二甲苯 ≤0.4 0.4 7 色度 ≤40 40 8 PH ≤6-9 6-9 备注:系统总出水一部分用于站内配药、洗地、洗桶,其余全部外排。 2、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2.1 废水处理系统改造工艺思路 本改造方案重点在于: a、废水分两大类收集并单独预处理(物化+生化),互不干扰,提高单项污染物去除率。 b、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增加独立的MVR浓缩工艺截留90%以上难降解有机物,大大减少水中的油类、CODCr和药粉等,确保生化的有效进行。 c、低浓度易降解有机废水独立物化+生化,提高可生化性。 d、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物化采用冷却结焦、酸化破乳、混凝压滤等前处理工艺,降低了MVR浓缩设备内结焦的概率,确保系统运行。 e、生化处理采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f、预处理后在综合调节池混合均匀,一同进行后生化处理。 g、总出水末端设置(管式)超滤+纳滤把关单元克服废水水质波动影响出水质量。 2.2工艺流程 根据以上分析,方案采用独立预处理(物化+生化)+后续综合处理(生化+纳滤)的处理工艺。独立预处理系统每天运行15h,后续综合处理系统每天运行20h,处理达标后排放,工艺流程图如下: 1)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预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每日运行时间15h)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35t/d, MVR浓缩设备处理量2t/h,后段物化+生化处理量2.5t/h,拟采用以下工艺来预处理。 底料废水(经底料池冷却后)乙二醇 底料废水(经底料池冷却后) 乙二醇废水(已除低沸物) 难降解综合废水 乳化液废水 15m3/d5m3/d5m3/d 15m3/d 5m3/d 5m3/d 10m3/d 隔油池 调节池1 混凝池 板框压滤机 调节池2 隔油池 收集池 收集池 收集池 酸化破乳池(2个间歇交替使用) 酸化破乳池 (2个间歇交替使用) 浮油 浮油 干污泥委外处置 干污泥 委外处置 委外处置 委外处置 MVR浓缩 M V R 浓缩 低沸物精馏部分 低沸物精馏釜 低沸物 回收罐 回收罐 MVR浓缩部分 MVR浓缩部分 缓冲罐 MVR浓缩器 MVR浓缩器 调节池3 调节池3 芬顿氧化池 芬顿氧化池 铁炭电解池 铁炭电解池 混凝沉淀池 混凝沉淀池 PH调整池 PH调整池 生物厌氧池 生物厌氧池 生物好氧池 生物好氧池 去综合废水调节池 去综合废水调节池 蒸汽压缩机分离器MVR浓缩工艺流程 蒸汽压缩机 分离器 1. 1.混合废水,进料量2220kg/h,温度25℃ 调节池2 袋式过滤器 袋式过滤器 调节池3管式预热器2. 调节池3 管式预热器 2.物料通过与蒸馏水换热后温度为85℃ 8.冷凝水2000 8.冷凝水2000kg/h,换热前温度为105℃ 9.导热油7. 9.导热油 7.换热后温度为40℃ 低沸点精馏釜(含缓冲罐)3. 低沸点精馏釜(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