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LED背光源的优势.pdf

发布:2018-03-26约1.56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取代CCFL 不是梦 LED 背光源技术优势明显 近年来,围绕“LED 背光源能否取代CCFL”的讨论一直都在继续,实际上早在2007 年, 于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上,索尼便展出了采用 LED 背光源技术的 70 英寸液晶电视,并希 冀进一步推广这种新型的LED 背光源技术。紧接着,三星也发布了其70 英寸采用LED 背 光源的液晶电视,三星的该系列产品在中国区甚至还嵌上了祥云的标志,颇为引人注目。 于是,全球众多液晶电视厂商都开始着力研发这一新型背光源技术,希望可以在未来 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上赢得先手。不过在早些年,液晶电视使用的LED 背光源面板后成本 是甚至是CCFL 的3 倍以上,这也成了阻碍其进一步成长壮大的因素之一。 还是有好消息传来,原本就优势明显的LED 背光源模块BLU 的成本虽说还是高于传 统的 CCFL,可二者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包括iSuppli、DisplaySearch 在内多家调研公 司以及很多业内专家都预测,在2010 年,30%左右的液晶电视将采用LED 背光源,到那时, LED 的成本将同CCFL 相当,前景还是一片光明的。 CCFL 背光源的缺陷 首先,我们还是要看看传统 CCFL 背光的缺陷在哪儿,还是先从液晶谈起吧。我们知 道,液晶是一种介乎于液体和晶体之间的物质,其显示的原理是通过给液晶施加不同的电压 来改变其分子排列状态,从而控制光线的通过量,以便显示多种多样的图像。而液晶自身并 不会发光,它只是控制光线的通过与否,因此所有的液晶面板都需要背光源来提供照明。 目前,大多数液晶电视的背光源采用的还是CCFL,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冷阴极荧光灯。 这种光源并不是平面光源,为了实现背光源均匀的亮度输出,我们还需要为液晶面板的背光 模组搭配扩散片、导光板、反射板等众多辅助器件。 即使是这样,要获得如CRT 那样均匀的亮度输出仍是很困难的,大部分液晶在显示全 白或全黑画面时,屏幕边缘和中心亮度的差异十分明显。另外,在图像显示效果上,同CR T 相比,采用CCFL 的液晶之色域表现还是明显不足的。 在业界,我们一直都用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TSC 公布的标准来衡量视频设备的 色彩还原能力,这一指标是指在整个色域内,显示设备在色彩显示时,色彩的饱和度怎样, 对于大多数传统液晶面板来说,能够覆盖的色彩范围只有NTSC 标准的65%~75%,具体表 现为在绿、黄、红色彩区域,与标准值差别较大。 CCFL 背光液晶的结构原理 CCFL 属于管状光源,要将所发出的光均匀散布到面板的每一个区域就需要相当复杂的 辅助组件,除了亮度输出均匀度不够之外,CCFL 的结构还非常复杂,应用了它的液晶电视 屏幕的厚度也较难控制,而且随着面板的增大,必须使用多条光源。此外,CCFL 还有发光 效率低、放电电压高、低温下放电特性差、加热达到稳定灰度时间长等缺点,并且 CCFL 中含有有害金属,不符合环保要求。 当然,应用CCFL 作为背光源的液晶面板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寿命较短。绝大 多数CCFL 背光源在使用2 至3 年后亮度下降非常明显,许多液晶电视在使用几年后会出 现屏幕变黄、发暗的现象,这正是CCFL 使用衰减期较短的缺陷造成的。到了这步田地,消 费者除了更换液晶背光灯管,还真没有别的什么解决办法。 上面就介绍了,由于 CCFL 背光源必须包含扩散板、反射板等复杂的光学器件,因此 液晶面板的体积无法再进一步缩小,这与当前液晶电视超薄化的趋势则是相悖的。在功耗方 面,采用CCFL 背光源的液晶电视也是有很大的缺陷,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一台42 英寸 液晶电视往往需要消耗250W 甚至更多的电能,这与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理念也是合不上 拍的。 为了解决 CCFL 背光源给液晶电视带来的这些“病痛”,众多液晶电视厂商这些年都在 搜寻一种更为优秀的液晶背光源来作为替代品,而LED 背光源技术就应运而生了。 实际上,LED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光二极管,通俗些讲,它就是在PN 结中注入 的载流子,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后,释放出能量,表现以光的形式,从而实现电致 发光。它也并非什么新物件了,这些年已经被应用在户外广告、标牌、指示灯、汽车前大灯、 电器按键背光源等多个方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