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夹具技术规范和要求.doc

发布:2017-07-22约1.71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夹具设计 目 录 TOC \o 1-5 \h \z \u HYPERLINK \l _Toc326919849 一. 目的 PAGEREF _Toc326919849 \h 2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0 二. 定义 PAGEREF _Toc326919850 \h 3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1 三. 夹具技术总体要求 PAGEREF _Toc326919851 \h 3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2 四. 夹具结构设计规范 PAGEREF _Toc326919852 \h 3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3 4.1、焊接结构件 PAGEREF _Toc326919853 \h 3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4 4.2、夹持形板(GAUGE) PAGEREF _Toc326919854 \h 4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5 4.3、夹持臂(ClLAMP) PAGEREF _Toc326919855 \h 4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6 4.4、基准定位销(LOCATE PIN) PAGEREF _Toc326919856 \h 4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7 4.5、整体基座 PAGEREF _Toc326919857 \h 4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8 4.6、单元支座 PAGEREF _Toc326919858 \h 5 HYPERLINK \l _Toc326919859 4.7、垫片 PAGEREF _Toc326919859 \h 5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0 五. 夹具制图规范 PAGEREF _Toc326919860 \h 5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1 六. 夹具制造技术规范 PAGEREF _Toc326919861 \h 5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2 6.1、夹具材料要求 PAGEREF _Toc326919862 \h 5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3 6.2、夹具的制造精度 PAGEREF _Toc326919863 \h 6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4 6.3、夹具制造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326919864 \h 6 HYPERLINK \l _Toc326919865 七. 喷漆技术规范 PAGEREF _Toc326919865 \h 6 目的 根据样车试制白车身的要求,对客户给定零件进行前期焊装车身及各分总成的夹持定位设计与制作。 定义 2.1、试制夹具是多工位合并夹具,在一个工位上要实现较多板件的焊接,原则上一个总成中所有部件都能在此总成夹具上完成装夹和焊接,如遇少数难以实现夹具定位的非主要钣金件可采用简易定位工具、测定特征点坐标定位方法定位、手工划线等方式定位进行焊接。 2.2、所有夹具的夹紧方式原则上采用手动,主拼工位需增加气动。 夹具技术总体要求 3.1、焊接夹具应满足产品结构、工艺和生产纲领,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夹紧机构和支承装置,保证焊接质量稳定。 3.2、夹具应有完善的装配定位基准,便于夹具制造、装配、调试和维修。定位基准应按甲方要求实施。 3.3、夹具设计在保证工艺要求和刚性的情况下结构应简单合理。 3.4、夹具设计应体现夹具制造行业的先进水平。 3.5、夹具设计应考虑工人的安全性,焊钳与夹具定位件之间不发生干涉、工件放置及焊成一体后要取出方便,充分考虑焊钳通过性和操作方便性;总拼夹具的操作高度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恰当,其它夹具基座上平面离地距离控制在380-460mm,焊接操作区的高度尽可能控制在800-900mm,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 3.6、焊接零部件的装卸件采用人工方式。 3.7、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力; 3.8、试制夹具的设计定位基准必须尽量保证与量产RPS基准统一; 3.9、相关夹具(部件、分总成、总拼夹具)定位点应有延续性和统一性; 3.10、尽量选择底盘安装硬点、车身附件安装硬点、主要定位孔、需要控制的型面 作为定位点,如零件无上述功能处,也应尽可能采用用一般定位孔或重要安装孔定位;在不能使用孔定位或仅使用孔不能完全定位的情况下,可结合型面辅助定位,原则上不允许使用边缘线定位(不得已时,需经甲方确认方可采用); 3.11、主要车身钣金件不允许出现欠定位,允许使用过定位以校正钣金结构件的回弹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