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3、第2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ppt

发布:2017-04-17约1.5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是隐藏着许多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又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不过是20年的休战。; 第13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一、慕尼黑会议;;2、英法态度:绥靖政策;3、慕尼黑会议;慕尼黑会议;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3、受一战影响,各国反战情绪高涨。 4、根本原因: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议定书: ;;德国为什么要占领波兰?;二、德国进攻波兰;;实行“闪电战”的德国空军和坦克;奇怪的战争;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敦刻尔克大撤退; 法国的沦陷(1940.5—6.22);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东起法国与瑞士及德国边界交汇处,向西北延伸至法国和卢森堡、比利时交界处,全长750公里,涵盖整个法德边界。马奇诺防线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工事构成,优质钢筋用了15万吨,混凝土面积达150万平方米,巨型堑壕前后3道,纵深达5公里。最前沿是大片地雷场及层层叠叠的铁丝网,工事主体处于地下,顶盖厚达1米,可以经受住重炮轰击。工事周围修有无数个钢板护顶的碉堡和永备火力点,配备有各种轻型和重型火炮及大量的轻重机枪,可以从四面交叉火力打击来犯之敌。工事深入地下达150米,修有为数众多的通道和屯积点,包括公路、铁路、弹药库、医院、仓库和屯兵洞,还修有俱乐部、娱乐场和电影院。工事各处与前沿暗堡、永备火力点全能通连,地上地下融为一体,并储存有足够几十万军队维持1年的大量食物和饮水。整个马奇诺防线代表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工程水平,称得上固若金汤。 ; 马奇诺防线示意图;法国迅速亡国的原因;不列颠之战(1940.7—10) ;一、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为什么没有达到作战目的? ;二、不列颠之战的作用和影响 ;保加利亚 ;〖请思考〗;苏 联; 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500多万兵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0月中旬,苏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取胜原因:同仇敌忾、战线、气候等);列宁格勒;大 东 亚 共 荣 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四、日本偷袭珍珠港;课堂重点;课文小结;记忆口诀;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教训和启示呢? ;二战电影推荐;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 .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3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 .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 .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 .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4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 A .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 .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 D .苏联的参战。;答: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