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阅读和精神生活试卷[部分].doc

发布:2017-03-20约5.2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2阅读和精神生活(2015年)_作业A269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本题分值:2) ()能够丰富人的心灵? A.阅读 B.兴趣 C.享受 D.科研 标准答案:A 2.(本题分值:2) 精神生活的读书是和人生目的与()有关系的? A.享受人生 B.人生价值 C.人生观念 D.价值观念 标准答案:B 3.(本题分值:2) 好奇心最大的敌人是()? A.热情 B.兴趣 C.积极心 D.功利心 标准答案:D 4.(本题分值:2) 灵魂应该是()? A.复杂的 B.丰富的 C.健康的 D.高层次的 标准答案:B 5.(本题分值:2) 周国平老师认为广义的美学应该是()? A.思考哲学 B.智力哲学 C.情感哲学 D.学习哲学 标准答案:C 6.(本题分值:2) ()能够丰富人的心灵? A.阅读 B.兴趣 C.享受 D.科研 标准答案:A 7.(本题分值:2) 周国平老师认为自己更擅长写文章而不是()? A.读书 B.科研 C.讲座 D.阅读 标准答案:C 8.(本题分值:2) ()是所有其他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A.生命 B.读书 C.精神 D.灵魂 标准答案:A 9.(本题分值:2) 人要解决生存问题,当生存问题被解决以后,我们主要的目的就应该是满足()? A.物质需要 B.精神需要 C.情感需要 D.生存需要 标准答案:B 10.(本题分值:2) ()是提高精神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 A.传统 B.观念 C.阅读 D.价值 标准答案:C 11.(本题分值:2)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标准答案:C 12.(本题分值:2) 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纺织工人起义 标准答案:B 13.(本题分值:2) 读无用书的收获是()? A.有丰富生活的人 B.改变内心世界 C.改变外在世界 D.做有梦的人 标准答案:D 14.(本题分值: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标准答案:C 15.(本题分值: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理论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实在性 标准答案:B 16.(本题分值:2) 灵魂生活的目标是要拥有一个()的灵魂? A.有同情心 B.善良高贵 C.乐于助人 D.有尊严 标准答案:B 17.(本题分值:2) 周国平老师强调读书要读()? A.二手书 B.散文 C.原著 D.原文 标准答案:C 18.(本题分值: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深化和扩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C.实践性 D.理论性 标准答案 :A 19.(本题分值:2) “知识就是力量”出自()? A.泰戈尔 B.康德 C.培根 D.怀特海 标准答案:C 20.(本题分值: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B.实践性 C.客观实在性 D.唯一性 标准答案:C 21.(本题分值:2) 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所谓志是指()? A.理想 B.志气 C.方向 D.一个人为自己确立的远大志向 标准答案:D 22.(本题分值:2) 专心致志,一段时间内只读一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二本书,这是有效有道读书法中的()? A.比较品读法 B.垂直阅读法 C.读书不二法 D.波浪渐进法 标准答案:C 23.(本题分值:2) 孔子表现的是()人生观? A.审美 B.道德 C.信仰 D.感性 标准答案:B 24.(本题分值:2) 庄子表现的是()人生观? A.解脱 B.理性 C.审美 D.信仰 标准答案:C 25.(本题分值:2) 人生的目标在于人生是否具有()? A.梦想 B.意义 C.方向 D.创新 标准答案:B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 1.(本题分值:2) 周国平老师认为只是为了专业、并不是为内在学习都是属于实用读书。 标准答案:true 2.(本题分值:2) 读书目的的三种阅读虽有高低之分,是相互冲突,并不可以统一。 标准答案:false 3.(本题分值:2) 孩子们都是很有好奇心的。 标准答案:true 4.(本题分值:2) 每一个重视心灵生活的人都会去读那些好书,并会不由自主拿起笔来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标准答案:true 5.(本题分值:2) 写作把自己内在的财富转化为外在的经历。 标准答案:false 6.(本题分值:2) 如果两个人的内心世界不一样,即便所处环境差不多,他们仍是生活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