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目录
11.1杠杆1
11.1杠杆2
11.1杠杆3
11.2滑轮1
11.2滑轮2
11.3功
11.4功率1
11.4功率2
11.5机械效率1
11.5机械效率2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三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课题 §11.1杠杆(第一课时)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4.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 重点 有关杠杆的名词、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 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
方法 实验 讲授 教学
程序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
⑴展示木板上的图钉,想出办法怎样可以将其把出来?
⑵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省力?
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⑷指出用上述方法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2.得出杠杆的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
3.关于杠杆的名词:
支点O:杠杆绕其转动的固定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4.讲解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例题:画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杠杆示意图。
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交待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
说明力臂的画法有两种:一种用带箭头的细线表示,另一种用虚线加大括号表示。
指出什么是力的作用线。
5.练习:
(1)画出下图所示杠杆力F1和F2的力臂。
2. 画出下图所示的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并标出动力和阻力臂。
3.画出图所示各杠杆的力的力臂.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根硬棒就是杠杆( )
(2)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或者其他形状的( )
(3)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
(4)动力、阻力只能分别作用在杠杆支点的两侧( )
5.关于力臂,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B.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动力臂
C.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D.力臂的大小不可能为零
二、通过练习,总结问题和本节课知识点。
三、布置作业。
板书 §11.1杠杆(第一课时)
1.杠杆
2.关于杠杆的专有名词 课后记 徐州三十五中学初三物理教案
教师:魏勇
课题 §11.1杠杆(第二课时) 课时 3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会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
4.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原则。 重点 有关杠杆的名词、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 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教学
方法 实验 讲授 教学
程序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一、复习:
巩固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纠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
⑴阻力、动力的作用点一定要画在杠杆上;
⑵由重力产生的阻力,要注意阻力的作用点一定在杠杆上,而不是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2.复习提问:杠杆的定义、、力臂的概念
3.让学生找出开瓶扳手的支点,并画出阻力F2,交待支点和阻力作用点及阻力方向的确定方法。
二、讲授新课:
(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介绍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杠杆。
2.讲清: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⑵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调
⑶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
a.测量前调节平衡螺母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使杠杆的自重落在支点,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影响。
b.探究过程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便于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3.分三种情况探究杠杆的平衡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中:
测量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2
3
4
5
6
⑴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⑵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保持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
⑶钩码数量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观察弹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