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件炔烃和烯烃.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机化学课件 * 第4章 炔烃和二烯烃 学习要求 1 掌握炔烃的结构和命名。 2 掌握炔烃的的化学性质,比较烯烃和炔烃化学性 质的异同。 3 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及其重要性质。 4 掌握共轭体系的分类、共轭效应及其应用。 一、炔烃的结构 乙炔分子形成的示意图 ? 不易极化 sp sp sp 2 sp 2 sp 3 sp 3 sp 想一想 二、炔烃的异构和命名 1. 炔烃的系统命名法和烯烃相似,只是将“烯”字改为“炔”字 2. 烯炔(同时含有三键和双键的分子)的命名: (1)选择含有三键和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2)主链的编号遵循链中双、三键位次最低系列原则。 (3)通常使双键具有最小的位次。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见书P153-154 炔烃的异构是由于碳架不同或三键位置不同而引起的。 ? 3 - (正)丙基 - 1 - 庚烯 - 5 - 炔 ? 5 - 乙烯基 -1 , 3 - 环戊二烯 2 , 4 - 庚二烯 2 , 4 - 庚二烯 2 , 4 - 庚二烯 2 , 4 - 庚二烯 2 , 4 - 庚二烯 顺 , 顺 - 反 , 顺 - 顺 , 反 - 反 , 反 - ? Z、E标记法 ? 5 - 溴- 2 , 4 - 庚二烯 ( 2Z , 4E ) - 1 2 3 4 5 6 7 9 11 13 维生素A1 新维生素A1 新维生素A1的活性只是维生素A1的75% ? ° 8.55A O H H O 3.88A ° 反-己烯雌酚 顺-己烯雌酚 3.88A ° O H O 8.55A ° 雌性酮 反式活性比顺式高7~10倍 第二节 炔烃的反应 一、炔烃的酸性 炔氢因≡C-H键是sp-s键,其电负性Csp Hs (Csp=3.29,Hs=2.2),因而显极性,具有微弱的酸性三键碳上的氢原子具有微弱酸性(pKa=25),可被金属取代,生成炔化物。 七、末端炔氢的特性 水 醇 乙炔 氨 pK a o --- 15.7 16~19 25 35 的H 酸性 1. 不溶性炔化物的生成常用于末端炔烃的鉴别 + 炔负离子 + - (伯卤代烷) 亲核试剂 亲核取代反应 碳链增长 - (伯卤代烷) 2. 炔负离子的亲核取代反应 想一想 - 二. 催化加氢 + + 三、炔烃的加成反应 + + ( Br2 / CCl4 ) 红棕色 无色(红棕色褪去) + 2 1. 加卤素 反应机理:离子型亲电加成反应 均裂(自由基反应) 异裂(离子型反应) 共价键的断裂 ? A∶B 异 裂 A + ∶B - + C C H H H H + Br - Br δ - δ + C C H H H H B r + + B r - C C H H H H Br - Br δ - δ + 第一步(以烯烃为例): π配合物 溴 离子 金 翁 第二步: ? C C B + r 溴 离子 金 翁 + 想一想 2. 加酸 ( 活性 HI HBr HCl ) + HBr HBr 注意(1) R-C≡C-H 与HX等加成时,遵循马氏规则。 (2) 炔烃的亲电加成比烯烃困难。例如: 3. 水合 在炔烃加水的反应中,先生成一个很不稳定的烯醇,烯醇很快转变为稳定的羰基化合物(酮式结构)。乙炔加水反应得到乙醛,其他的炔烃水化时得到酮。 三、硼氢化反应 四、炔烃的氧化反应 1. 羰基化反应 K M n O 4 O H - 冷 C C O H O H C C O H O H + (冷、中性) 紫红色 紫红色 紫红色褪去 KMnO4紫红色褪去 常用于烯烃、炔烃的鉴别 2. 氧化开裂 + KMnO4 H+ + CO2 + H2O ( K2Cr2O7 / H+ ) 常用于推导三键的位置、结构 用化学方法鉴别丁烷、1-丁烯和1-丁炔 Br2 / CCl4 ( ) 溴的红棕色褪去 溴的红棕色褪去 ( ) 白 3 鉴别题 碳链增长 炔负离子 + 伯卤代烷 烯烃 + HX 炔烃 ? ? 合成题 题目分析 第四节 炔烃的制备(自学) 要求: 掌握乙却的制法,重要性质[氧化、加成、聚合 (特别是二聚),及主要用途。 第五节、二烯烃 2. 累积二烯烃 C C C H H H H π π 1. 隔离二烯烃 CH2=C=CH2 (n = 1, 2, 3‥‥‥) sp2 sp 3. 共轭二烯烃 离域π键 共轭双键 离域能 共轭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