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进阶教程.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塑膠模具用鋼;3.2 鏡面加工性;3.3 研磨加工方法:;3.4 塑膠鋼材預硬性;;4.3 分模線位置及分模面設計;4.5 鎖模力量;4.6 模具標準結構;如圖:三板模
一般用在針點澆口,成品及流路副
料分別在不同的模面取出.
一般先取出流路副料,再取出成品.
因靜模板在導柱上滑動,因此須加強
導柱的精度及強度.
此種模具极易產生不同心的問題,因
此必須有止滑塊的機構.;標準側向型模具結構圖(可動側);(二)模板的結構可以分為一體式與分割式;2.靜模板的結構:;3.動模板的結構:;4.7 模具強度計算;2. 方形模板(有底)壁厚尺寸計算;3.圓形模板(有底)壁厚尺寸計算;4.動模墊板厚度尺寸計算;4.8 模具材質及硬度:;2) 液體氮化:
處理溫度: Ac1以下,560度~580度,時間2~3hrs
硬化深度: 0.01~0.02mm
表面硬度: Hv900~1000
3) 液體滲碳:
處理溫度:Ac1以上
4) 軟氮化:
任何鋼鐵材料皆可做軟氮化處理,可分為液體,氣體,軟滲氮,液體軟滲
氮以稱軟氮化,無毒處理法.
處理溫度: 570度~580度
處理時間: 1~3hrs
淬火液: AB1鹽浴.增加表面抗腐蝕能力.
化合層:Fe2-3(C,N,O)
內部擴散層: Fe4N
表面化合層硬度: Hv900~1000
深度: 0.01~0.03mm;4. 合金元素之功能
Ni: 增加勒性,耐衝擊強度,耐腐性,減少淬火變形.
Mn: 增加高溫抗拉強度及硬度.防止因硫產生之熱脆性.
Cr: 增加耐磨性,耐腐性,高溫強度及硬化能力.
Mo: 增加硬度,耐磨性,高溫抗拉強度,硬化能,耐蝕性.
V: 使結晶微細化,改善鋼材表面性質(Ti . Zi亦同)
W: 增加硬度,耐磨性Si.增加耐熱性,耐腐蝕性.
S.pb: 改善切削加工性.
A1: 藉氮化處理改善耐摩耗性.
B: 增加硬能而不改變其強度.;4.9 表面精緻度及加工符號;4.10 動靜模同心度;4.11 縮水率的決定:;4.12 模流分析與成形條件;(1) 充填過程分析:;;3) 射出壓力:
不同的膠料有不同的射出壓力.在模穴的壓力稱為有效射出壓力,
如下表所示:;保壓過當:
因保壓使模穴的內壓急上升.又因膠料是一种高分子熔融體,有很
大的可壓縮性,因此保壓适當,將造成成品毛頭,變形,尺寸過大,重量過
重,同時亦可能產生脫模不良,頂出白化,頂變形,龜裂的現象.
保壓不足:
保壓不足製品會有嚴重縮水,尺吋不足,表面凹陷的現象.
保壓時間:
保壓結束時,製品內部中心處的溫度很高,如系熔融狀態,因受到很大
的內壓,如果保壓不再持續則熔融的膠體會有逆流的現象,因此保壓必須
持續到澆口確實固化後才可去除.
在充填過程中的波前為一等壓線,此等壓線的波前壓力接近於零.;膠料流動速度直接影響等壓線與等壓線之間距,間距越大表示流動
距離,流動速度較快.反之則較慢.
射出壓力大小與等壓線之間距無關.
保壓大小與保壓時間的切換點,決定成品的尺寸精度.;同樣的流動比(L/t),當成品肉厚大時,所需的充填壓力較小(如圖):;4) 充填速度
射出成形時,速度的設定,實際上是設定螺杆前進推擠膠料的速度,
亦即表示每單位時間內有多少膠料被擠到模穴內,以Q表示充填速度,單
位:cm /sec,即機臺規格內的射出率.
5) 流動速度(V):
充填速度Q的快慢,可以決定充滿模穴所需要的時間,但是當膠料經
澆道(runner)通過澆口(gate)進入模穴時,因不同的流路形狀,流路截面積,
即進使充填速度Q為一定,膠料在模穴內的流動速度卻是快慢不等.
流動速度V快慢是決定成品接合線大小位置,短射,流痕最重要的因.
因此如何調整杆前進的速度Q以改變模穴內膠料的流動速度V,是決定製
品品質,製品外觀不良的關鍵技術 見下頁圖:;;;(2) 冷卻過程分析;4) 較低的模溫:
冷卻時間縮短,成形週期也大幅縮短,產能提高,成本降低.
但因迅速冷卻,收縮時間較短,造成成品不完全的收縮,因此有
較小的收縮率,有較大的成品尺寸.
對結晶性樹脂,因模溫較低,冷卻速度快,阻礙收縮與結晶化的
進行. 將會因環境的變化產生二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