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九 动态路由配置--OSPF - 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九 动态路由设置—OSPF
【实验目的】
设置路由器的OSPF协议
学会查看OSPF生成的路由表项
比较RIP路由协议与OSPF协议的区别
【实验设备】
3725路由器,2620路由器,2811路由器,2950交换机,3560交换机,电脑,V.35连接线,以太网线
【预备知识】
一、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顾名思义即是可以实现路由的动态生成、动态维护的协议。最大好处是配置简单、管理方便,能够自动寻找最佳路由,同时根据网络运行状况动态调整路由表,保证网络以比较优化的方式运转。
不像静态路由协议配置时那样,需要通过一一指明可达的所有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与下一跳地址创建路由表,在动态路由协议配置,只要指明本路由器参与路由协议运行的所有网络,路由协议会自动运行,相互交换信息,从而包含形成可达网络目的网络、子网掩码与下一跳IP地址等信息的路由表。
OSPF是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路由器的“链路状态”包含本路由器与哪些路由器直接相连、以及连接链路的度量开销等信息,OSPF通过带宽、时延、距离、费用等综合计算链路的代价,参与价值值运算的参数值都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OSPF只有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比如增加了新的路由器、某一路由器失效等),才会向相邻路由器以洪泛的方式通告变化的链路状态信息,减少了网络中路由的通告信息,提高了路由器的工作效率。
OSPF通过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state Database,LSDB),该LSDB即整个互联网络的拓扑结构图,同时也会建立本路由器与邻居路由器的的邻接关系表。因此每个路由器都知道整个互联网络有多少台路由器,哪些路由器是相连的,其度量开销是多少等等。路由器就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使用Dijkstra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构造出路由表。
可以实现多路径的负载平衡。如果OSPF发现有多条路由的度量开销是相同的,它就会把这些路由全部都加入到路由表中,并且使用这些路由均衡地分配通信量。
OSPF将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为若干更小的组,称之为区域(Area)。每个区域都有一个32位的值对其进行标识,该值被称为区域标识符。
在OSPF路由协议区,至少应该有一个区域标识符为0的区域,该区域被称为主干区域(Backbone Area),主干区域外的其他区域被称为标准区域。任何两个标准区域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主干区域进行,因此每一个标准区域至少要有一台以上的路由器与主干区域共用,这种被主干区域与标准区域共用的路由器被称为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主干区域内的路由器被称为主干路由器,主干区域内与其他自治系统交换路由信息的路由器被称做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utomatic System Border Router,ASBR)。
二、配置命令
1、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启用OSPF进程
Router ospf process_id [vrf vpn_name]
process_id:OSPF进程号,一个用于标识OSPF路由选择进程的整数值,取值范围在0-65535之间。该进程号只具有本地意义,即它只用来标识本路由器上的OSPF进程,不会与其他路由器上的OSPF进程相互影响。一个路由器可以启用多个OSPF进程,每个OSPF进程会维护自己的LSDB,因此除非为了特殊需要,比如需要专门的OSPF进程关联VPN路由,一般在路由器上只启用一个OSPF进程即可。
vrf vpn_name:指定与OSPF进程相关联的虚拟专用网路由和转发(VPN Routing and Forwarding,VRF)实例名称。该选项可选,一般情况下用不着。
2、配置属于当前OSPF进程的直连网络与OSPF区域信息
Network network_id wildcard area area_id
network_id:本路由器直连的需要加入到当前OSPF进程的网络的网络地址。
wildcard:与network_id匹配的network_id的通配符,指出如何对network_id进行解释。通过它指明哪些位是网络位,哪些不是子网位。它是一个同IP地址一样的32位的整数,可由网络的子网掩码取反求得。如某一网络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则对应的wildcard为0.0.0.63。如果需要指定特定的地址参与OSPF,该值为0.0.0.0;0.0.0.0 255.255.255.255指示路由器的所有接口。
area_id:指定网络所属的OSPF区域号,可以是一个0-4294967295之间的整数,也可以像IP地址那样以点为十进制表示。
如果路由器的各个端口被配置了不同的区域号,则该路由器就是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网络拓扑图】
说明:1、三人一组完成实验,一排分成两组,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