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调整湖北农业产业结构.doc

发布:2019-03-08约7.2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5 调整湖北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保持湖北经济后劲有力 韦 鸿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 本人用近几年的湖北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各地、市州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演变情况,并根据每资本收益的情况提出了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和各地、市州农业产业和产品的调整方向,通过调整能使农业收益增加,农业结构优化,保证湖北经济发展后进有力。 关键词 湖北;农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 湖北农业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合理调整是湖北经济发展后劲有力的保障。也是保证湖北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如何调整湖北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呢?我们首先要了解湖北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一、湖北农、林、牧、渔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方向 1、湖北农、林、牧、渔产业结构现状 图1是1980年以来湖北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图。本图是按产值变化计算的,没有剔除物价的影响,因为物价变化对工农产品影响比较大,对农产品内部的不同种类影响不是很大。其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图1 1980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图[1] 图1中,1980年湖北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依次是68.14%、 7.67%、 18.21%和 1.54%(四者占比的和不等于100%,是统计年鉴的数字导致)。到2004年,湖北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下降到54.36%,林业下降到1.87%,而渔业和牧业分别上升到12.13%、30.35%。因此,总体上看,从1980年以来,湖北渔业和牧业发展快于农业和林业,这就是1980年以来湖北农、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2、农、林、牧、渔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按经济学理论,当农、林、牧、渔各业的边际资本收益值相等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不能再增加农业收益,此时的产业结构为农业最佳产业结构。但当农、林、牧、渔各业的边际资本收益值不相等时,就可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增加农业收益。目前我省农业产业结构是否达到最优农业产业结构?及如何调整我省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总收益,关键是计算农、林、牧、渔各业的边际资本收益值呢?我们可以用各业的增加值除以各业的中间消耗作为每资本投资收益,计算2002——2005年的各业的值如下(下表计算的每资本收益包括农民的劳动收益) 表1 2002——2005年农、林、牧、渔各业的每单位资本收益[2] 农业每单位资本收益 林业每单位资本收益 牧业每单位资本收益 渔业每单位资本收益 2002 1.64 1.56 1.31 1.95 2003 1.60 1.43 1.31 1.77 2004 1.58 1.38 1.46 1.79 2005 1.59 1.24 1.47 1.84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06的湖北统计年鉴计算 从表中可看出,近几年湖北省渔业每资本收益最高,其次是农业,扩大渔业投资规模可增加湖北农业的总收益,其次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湖北牧业每资本收益虽然没有农业每资本收益高,但近几年牧业每资本收益是递增的,农业、林业和渔业每资本收益都是递减的(2005年弱有递增),说明湖北牧业也有发展潜力。湖北牧业发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湖北的堤、坡较多,适合小规模发展牧业。 二、湖北各市、州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及调整方向 1、湖北各市、州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方向 表2,2002——205年全省各地区农、林、牧、渔业平均每资本收益[3]。 2004 2005 2002——2005的平均值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全省 1.58 1.38 1.46 1.41 1.59 1.23 1.47 1.84 1.60 1.40 1.39 1.74 武汉市 1.75 0.96 1.24 2.14 1.62 0.67 1.17 2.16 1.77 1.13 1.24 2.12 黄石市 2.12 1.92 1.28 2.84 2.06 2.50 1.24 2.71 2.09 2.49 1.21 2.82 十堰市 1.63 0.92 1.37 1.59 1.51 1.34 1.42 2.88 1.58 0.86 1.37 2.08 荆州市 1.87 1.13 1.20 1.28 1.36 1.24 1.24 1.34 1.59 1.30 1.39 1.49 宜昌市 1.89 1.33 1.37 1.02 1.80 1.24 1.44 0.94 1.85 1.44 1.44 1.22 襄樊市 1.51 1.00 1.08 1.34 1.46 1.12 1.21 0.99 1.73 1.26 1.18 1.5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