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正式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为了每个人的健康!
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学检
测的临床意义
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2008年4月3 日
HBV的流行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感染
性疾病之一
全球超过3.5亿人存在慢性HBV感染,有三分之一居
住在中国
中国每年约有五十万人死于因乙肝病毒导致的肝癌
或肝衰竭,乙肝已成为中国人的无声杀手
HBV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输血传播
母-婴传播
其他传播
医源性传播
接触传播
HBV感染过程
乙肝难治的机制
HBV抵抗力很强,在60℃经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
剂中均不能使其灭活
HBV有坚硬的蛋白质外壳,药物很难直接对病毒产生
作用
HBV感染早期血液中大量病毒导致外周免疫器官的免
疫耐受
HBV发生基因变异,产生耐药或免疫逃避
HBV必须是小分子物质才能进入肝细胞内发挥抗病毒
作用
HBV与肝细胞的基因产生整合
新生儿被HBV感染易形成免疫耐受
乙肝病毒“两对半”血清学检测的广泛应用
临床诊断
药物治疗
乙肝疫苗效果考核
血源筛选
科研工作
乙肝的血清标志物及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前S1抗原(HBpre-
S1Ag)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前S2抗原(HBpre-
乙肝e抗原(HBeAg) S2Ag)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核心抗体IgM(抗-
乙肝e抗体(抗-HBe) HBc IgM)
乙肝前S1抗体(抗-
HBpre-S1)
乙肝前S2抗体(抗-
HBpre-S2)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感染了乙肝病毒的一个特异性标志
急性乙肝的潜伏期和急性期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包括无症状HBsAg携带
者、慢性乙型肝炎、与乙肝病毒有关的肝硬化
和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
一种保护抗体,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现
已恢复,并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抗HBs表示具有免疫力
若急性感染期后HBsAg阳性存在, 无相应抗体
产生, 常发展成慢性肝炎或无症状的携带者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出现于急性乙型肝炎的急性期,恢复后可持
续数年或更长,滴度则逐渐下降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抗HBc持续阳性
单项抗HBc阳性表示过去可能感染过乙肝病
毒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