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6章__201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计算机操作系统;6.1 概述
6.2 I/O系统控制方式
6.3 I/O软件的组成
6.4 具有通道的设备管理
6.5 设备管理相关技术
6.6 磁盘存储管理
;6.1 概述;1.设备管理的目标
设备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提供一个便利、统一的模式,用于满足用户提出的各种I/O需求。
2.设备管理任务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保证在多道程序环境下OS能有效控制设备,合理解决多个进程对设备的竞争使用,有效提高CPU和I/O设备的并行程度。;2.设备管理任务
(1)状态跟踪:配置设备控制器,利用存放控制命令和参数的寄存器动态记录设备信息。
(2)设备分配:将设备分配给进程或应用程序,使用完毕及时收回,以便重新分配。
(3)设备的控制:利用设备驱动程序将用户的I/O请求转换为设备能够识别的I/O指令;2.设备管理任务
(4)提高处理器和I/O设备的利用率:使相互独立的不同设备之间、处理器与设备之间都能并行。
(5)共享:提供能够将独占设备改造为共享设备的机制。
(6)差错处理:使I/O系统具有应对错误、采取合适措施的能力。;6.1.2 I/O系统结构;6.1.2 I/O系统结构;6.1.2 I/O系统结构;(2)主机 I/O系统结构:为了提高处理器和设备的利用率,并且能够合理地管理和调度设备资源,提髙设备与处理器的并行执行程度,在主机 I/O 系统中增加一级 I/O通道,通道代替处理器使用通道命令。
由此形成了四级的I/O系统结构,包括:主机、I/O通道、I/O控制器和I/O设备。通常,一个主机可以连接多个通道,一个通道可以连接多个控制器,一个控制器可以连接多个设备。
;;6.1.2 I/O系统结构;*;(1)按使用特性分类:
存储设备, I/O设备
(2)按数据组织分类:
块设备,字符设备
(3)按资源分配分类:
独占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4)按数据传输率分类
低速设备,中速设备,高速设备
(5)按从属关系分类
系统设备,用户设备
;6.2 I/O系统控制方式;由CPU通过程序来直接控制处理器和外围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送
用户程序需要启动 I/O 设备工作时,CPU向设备发送一条指令,不断地循环测试其是否准备就绪
准备就绪时,CPU 从 I/O 接口中把数据取出,送入内存指定单元,一个字一个字地传送,直至整个数据块全部传送结束,CPU重新返回到当前程序;程序直接控制方式工作流程;当用户程序需要启动某个I/O设备工作时,CPU向其发送指令,然后立即返回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
CPU与I/O设备并行操作,只有当输入完一个数据时,才需要CPU花费时间去处理中断请求
缺点:⑴易发生多次中断,消耗大量CPU处理时间 ⑵可能导致CPU无法响应中断或丢失数据;中断控制方式工作流程; 在外设与内存之间开辟直接的数据交换通路,不需要中断CPU为I/O设备服务。
1. DMA控制方式的特点
(1)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而不是字
(2)所传输的数据是从I/O设备直接读入内存,或者从内存直接传输到I/O设备
(3)只有在一次传输操作的开始或结束时,才需要CPU干预,在传输的过程无需 CPU的干预,完全都在DMA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 DMA控制器组成 ; 3. DMA控制方式的工作过程
CPU向外围I/O设备发送读命令,CR存储该命令
CPU向 MAR发送本次将要读入数据的内存起始目标地址,将本次要读入的数据字(节)数送入数据计数器DC;再将外围I/O设备的源地址送至DMA控制器的I/O控制逻辑
DMA控制器启动并控制本次操作(CPU处理其他任务)
当所有数据都传送完毕,由DMA控制器向CPU发出中断请求;DMA控制方式工作流程;通道控制方式是一种以内存为中心,实现设备和内存直接交换数据的控制方式
由专管I/O的硬件通道直接控制数据传送的方向、存放数据的内存起始地址以及传送的数据长度
CPU只需发出启动通道的指令而无需参与I/O过程
实现了CPU、通道、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更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I/O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管理设备的 I/O软件密切相关
I/O软件的设计需要解决两方面问题:①确保 I/O设备与处理器的并行程度,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为用户提供简单抽象、清晰而统一的接口,采用统一标准的方法管理所有的设备以及所需的I/O操作
I/O软件应设计为层次结构;;;;6.3.2 I/O软件结构;用户层I/O软件:实现与用户交互的接口
与设备无关的系统软件:实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