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兴隆山隧道坍塌段施工降效系数测算.doc

发布:2017-08-14约3.1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于兴隆山隧道坍塌段施工降效系数测算摘要:本文通过对兴隆山隧道右幅坍塌段与隧道左幅正常施工的工效对比得出坍塌段施工中的降效系数,解决了实际施工中比正常预算中多增加的施工成本,为上报变更及批复时明确了取费时应考虑的难度系数 关键词:隧道坍塌段施工;降效系数;测算方案 Abstract: This efficiency coefficient obtained in the collapse of the construction down the right hand side of Xinglongshan tunnel collapsed segment with the tunnel left pieces of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work efficiency compared to solve the construction cost of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increased more than the normal budget for the reported changeclear to take time-consuming and should be considered and approved by the coefficient of difficulty Key words: tunnel collapse paragraph construction; drop efficiency coefficient; calculation program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工程概况 由我单位承建施工的广元至巴中高速LJ8标位于四川省旺苍县境内,路线起讫桩号K58+688~K64+080,长度5.392公里,其中兴隆山隧道为左右幅分离,中心里程为K61+054,左洞全长1326m,右洞全长1333m,出口(巴中端)位于梨子沟冲沟右侧,地表覆盖第四系松散层为残坡积层和崩坡积层,主要成分由块石质土、含角砾低液限粘土和粘土质角砾构成,斜坡横坡坡度约20度,右侧隧道洞口段覆盖层厚度大,最大垂直深度约28m,洞口下覆基岩主要以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岩层产状:180#61496;∠19#61496;,洞口斜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开挖后稳定性低,土体下部左侧粉砂质泥岩产状倾向堑坡坡面,层间结合一般,稳定性较差,右侧路基边坡采用桩板墙支挡,隧道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后,原设计大管棚超前支护段长98米施工桩号为K61+000-K61+098,洞门为长22米的削竹式洞门。 二、 施工情况 我合同段于2006年8月进场,于当年12月25日对兴隆山隧道进口端(广元端)右洞正式开始开挖作业。出口端于2007年9月 25日开始右洞出口端大管棚的施工,2007年 10月25日开始进行上导坑的开挖,至2008年4月份实现右洞上导坑全线贯通。2008年5月5日,因自然灾害和地质原因,右洞出口端YK61+007~YK61+087段发生坍塌冒顶和变形,经专家论证确认处理方案后于2009年3月开始从出口端对坍方进行处治施工,在施作完管棚并清理开挖作业面后于5月1日正式开始进行坍方的开挖和支护。由于坍塌体长时间受到雨水的多次浸泡和扰动,处治过程中多次发生二次塌方,施工难度大大增加,至2010年2月底坍塌段终于完成。 三、测算目的 起初项目部上报工程造价均按实际工程量乘以原中标价进行计算,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情况、雨水和5.12地震的影响,在同样的时间内,投入同样的人工、设备,正常施工段每循环可进尺2.5米,坍塌段每循环只能进尺0.5米,施工效能大大降低,只能产生正常施工时五分之一的工作效能,其主要原因是:一、施工期间山体受裂隙水的影响,每次施工时必须先进行封水处理,降低了施工效能;二、整个山体全部是松散体,在施工中必须先进行超前支护,临时加固处理,增加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开挖进尺,降低了施工效能;三、坍体是松散体,每个循环必须采取短进尺,环形掏槽开挖和侧壁导坑开挖,开挖时要增加临时支护,每个循环只能进尺0.5米,开挖支护成环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工作效能;四、浇筑二衬时,正常施工根据长度每次浇筑为10米,坍塌段施工采取短进尺,强支护,每次只能浇筑4~5米,而且没有工作面,开挖支护的人要停下来,等二衬浇筑完拆模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循环施工,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机械停工时间;五、施工方案采取双层工字钢初期支护,支架施工难度加大,降低了施工效能。 综上所述,在兴隆山隧道坍塌段处治中大大降低了施工工作效能,增加了施工成本。为增加收入,减少亏损,项目部多次打报告给业主,要求考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