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质文档某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检测计划.doc

发布:2018-05-17约1.74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哈尔滨**站雨棚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 检 测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位置:拟建哈尔滨**站 桩基础设计单位:铁道第**勘察设计院 桩基础施工单位:中铁**局集团 委托单位:哈尔滨**站客专建设指挥部 场地拟建物建筑为哈尔滨**站雨棚工程。试验桩采用钻孔灌注桩,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试验桩主要设计参数 桩号 桩数(根) 有效桩长(m) 桩径(mm) 桩体强度 设计最大加载量(kN) 1 1 23.7 600 C35 1600 2 1 23.7 600 C35 1600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2.《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5. 委托方提供的有关基础设计资料。 三、检测任务 1.通过低应变动测对试验桩完整性进行检测,以确定试验桩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测试试验桩单桩竖向抗拔最大值,提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极限值和特征值。 4.测定单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和变形。 5.判定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检验成桩工艺及质量控制。 四、检测数量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试验数量为2根。 表2 抗拔静载试验主要技术参数 桩号 总桩数 (根) 静载试验 (根) 静载试验主要技术参数 设计最大 加载量(kN) 第一级 加载量(kN) 以后每级 加载量(kN) 1 1 1 1600 320 160 2 1 1 1600 320 160 五、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钻孔成孔后应先进行孔径、垂直度检测,测试孔壁稳定性及沉渣厚度。试验前首先对试验桩进行低应变动测(原理略),以确定试桩完整性。 1.试验装置与仪器设备 本次试验使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见图1)。 试验通过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用液压千斤顶在反力梁上逐级加压,用位移传感器测读每级荷载的上拔量。加载、补压、控载、判稳及测读记录沉降量的全部工作均由RS-JVB型静力载荷测试仪自动控制完成。 2.试验方法 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测试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试验设计最大加载量见表1。加载分九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最大加载量的1/10,其中第一级取分级荷载的2倍,具体加载量见表1。 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上拔量,以后每隔30min读一次。当一小时内的桩顶上拔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 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卸载分5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 min测读桩顶上拔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上拔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3.终止试验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终止加载: = 1 \* GB2 ⑴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 = 2 \* GB2 ⑵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 = 3 \* GB2 ⑶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 = 4 \* GB2 ⑷当加载至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但不满足以上3条规定时,可继续加载2级,加载2级后仍不满足以上3条规定时,可终止加载。 4.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4.4条、5.4条的规定对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及承载力特征值,或根据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量确定。 七、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质量保证措施 = 1 \* GB2 ⑴选择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现场检测人员和报告编写、审核人员,并持证上岗;所有上岗人员工作要认真负责,确保原始数据真实可靠。 = 2 \* GB2 ⑵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的规范、规程、规定等技术标准及经监理或委托方同意的检测方案。 = 3 \* GB2 ⑶所有检测设备都要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所有计量器具均在检定有效期内。 = 4 \* GB2 ⑷现场检测人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并经常和甲方、监理联系沟通。 = 5 \* GB2 ⑸检测报告要论述准确,真实反映现场检测所形成的技术资料。 2.安全保证措施 = 1 \* GB2 ⑴现场检测人员即为现场安全员,全面负责工地安全工作,确保人身、仪器设备安全。 = 2 \* 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