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建构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建构探究摘要: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方法激励知识型员工已经是现代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文章借鉴中外学者对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成果,结合目前现代企业知识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从经济利益、职业发展、环境优化、组织文化和绩效考评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方案,以期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双赢。
Abstract: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the knowledge staffs have become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in the modern enterprise and is the key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Therefore,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thod to inspire the knowledge staffs is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Based on the incentive factor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f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s and combining the problems in the knowledge staff motiv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scheme from the economic interests, career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ve aspec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staff personal growth.
关键词: 现代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建构
Key words: modern enterprise;knowledge staffs;incentive mechanism;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8—0171—02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知识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使现代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充满挑战的境遇下,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则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成败的关键。由此,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成为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1 中外学者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研究
“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首先提出来的,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①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拥有知识、技能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追求独立、富有创新进取的精神,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时,知识型员工稀缺性大,具有较强的流动意愿,工作具有创造性但劳动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其工作成果往往以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等形式出现。因此,中外学者队知识型员工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以从中更深层次地认识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经过大量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个主要激励因素依次为:个体成长(33.74%)、工作自主(30.51%)、业务成就(28.69%)、金钱财富7.06%)②。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列出激励知识型员工前五位的因素是:报酬、工作的性质、提升、与同事的关系、影响决策。国内学者张望军和彭剑锋研究发现,中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前五位为:工资报酬与奖励(占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占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占10.145%)、公司的前途(占7.975%)、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占6.52%)。郑超、黄攸立提出中国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排序为:提高收入(48.12%)、个人发展(23.71%)、业务成就(22.30%)、工作自主(5.87%)③。杨春华的调查结果表明起相对主导作用的激励因素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报酬、有挑战性和成就感的工作、公平、福利与稳定。由此可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