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docx
研究报告
PAGE
1-
2024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第一章行业概述
1.1新能源冷链车行业背景
(1)新能源冷链车作为冷链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的转型,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冷链车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冷链物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冷链运输效率。
(2)在我国,新能源冷链车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冷链车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充电设施建设等。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推动新能源冷链车的普及和应用。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我国新能源冷链车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3)新能源冷链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目前,新能源冷链车主要采用电动汽车作为动力来源,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能量管理系统技术等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为新能源冷链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如电池制造、电机研发、整车生产、售后服务等,也为新能源冷链车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新能源冷链车有望成为冷链物流行业的主流运输工具。
1.2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发展趋势
(1)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冷链车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以上。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冷链车销量达到3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50%。例如,某知名新能源冷链车制造商在2023年的销量达到10万辆,同比增长40%。
(2)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冷链车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据统计,2022年全球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5万亿美元。其中,新能源冷链车在冷链运输中的占比将从2023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20%。例如,某大型电商平台已宣布将在2024年全面使用新能源冷链车进行生鲜配送。
(3)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新能源冷链车电池续航能力已从2018年的200公里提升至2023年的400公里,充电时间也从2小时缩短至1小时。此外,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应用,如自动驾驶、远程监控等,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冷链车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以我国某新能源冷链车制造商为例,其最新研发的车型已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并配备了智能监控系统,有效提升了冷链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1.3新能源冷链车行业政策分析
(1)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冷链车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行业进步。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其中新能源冷链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迎来快速发展。例如,北京市政府于2023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对购买新能源冷链车的用户给予最高10万元的补贴。
(2)在税收优惠方面,我国对新能源冷链车产业给予了较大的支持。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通知》,自2014年起,对购买新能源冷链车的个人和单位免征车辆购置税。此外,根据《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冷链车购置补贴标准根据车型不同,最高可达15万元。以某新能源冷链车制造商为例,该企业在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后,产品售价较传统燃油冷链车降低了30%。
(3)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新能源冷链车充电设施的投入。根据《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15-2020年)》,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充电桩480万个,覆盖所有城市和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我国新能源冷链车充电设施已基本实现城市区域全覆盖,充电网络不断完善。例如,某充电设施运营商在2023年已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超过1万个新能源冷链车充电桩,有效解决了新能源冷链车充电难题。
第二章全球新能源冷链车市场分析
2.1全球新能源冷链车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1)全球新能源冷链车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根据国际新能源冷链车行业协会(NEFA)的报告,2018年全球新能源冷链车市场规模约为100亿美元,而到了2023年,这一数字已增长至2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5%以上。以中国市场为例,2018年新能源冷链车销量仅为5万辆,而到了2023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近70%。
(2)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